跳至主要內容

    行星视运动

    从天球的北极观看太阳系内的行星,会发现所有行星都以逆时针方向围绕太阳公转 (图一),这些行星运动的平面称为「黄道面」。

    从地球上观看,行星在天球上靠近「黄道」运行。黄道是太阳在天球上运行的路径。行星的出没规律跟它相对于太阳的视运动有关,这视运动亦因该行星是否较地球更接近太阳(内行星)或更远离太阳(外行星)而异。

    太阳系的平面图解

    图一  太阳系的平面图解


    水星和金星是太阳系中的内行星,它们比地球更接近太阳。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太阳系中的外行星,它们比地球较远离太阳。

    从地球上观看,太阳与某一颗行星之间的角度称为「距角」。距角为0度时称为「合」,90度时称为「方照」,180度时则称为「冲」。

    对内行星来说,发生「合」时若它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称为「下合」,若它处于太阳背着地球的另一面称为「上合」。当内行星在傍晚时份跟随太阳之后在太阳的东面出现,内行星便在东距角的位置。当内行星在晨早时份早于太阳在太阳的西方出现,内行星便在西距角的位置(图二)。由于内行星和地球的轨道都是椭圆形而不是圆形,故此内行星的最大距角并非定值。水星的最大距角介乎18度至28度之间,而金星则介乎47度至48度之间。

    内行星发生「下合」时,它或会显现为一黑点在太阳的圆面上横过,这称为「内行星凌日」现象。由于内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与地球的轨道并不是在同一平面上,「内行星凌日」现象并不是每年都会发生。

    外行星「冲」时,它最接近地球并显得最为明亮。行星「合」时,外行星会受太阳光所影响而看不到(图三)。


    图二内行星在不同「距角」的位置

    图二  内行星在不同「距角」的位置


    图三外行星在不同「距角」的位置

    图三  外行星在不同「距角」的位置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