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辐射对人体造成什么生物效应?

    特点

    辐射影响人体的第一个特点是所吸收的能量不大,但生物效应严重。例如,接受了达10戈的致死剂量后,人体温度只因所吸收的能量而升高0.02 °C,而这个剂量却可使全部受照者死亡。

    第二个特点是生物损伤有潜伏期。急性效应可以在几小时到几天内出现,而远期效应一般都在几年以后出现。

    效应类型

    一般来说,因辐射照射而产生的生物效应,可按照效应发生的规律、出现的时间或出现的对象来分类﹕

    按效应发生规律分类 按效应出现的时间分类 按效应出现的对象分类 机体变化
    组织反应(确定性效应) 近期效应 躯体效应
    • 皮肤损伤
    • 生育器官损伤
    • 造血器官损伤
    • 消化器官损伤
    • 中枢神经损伤
    组织反应(确定性效应) 远期效应 躯体效应
    • 白内障
    • 免疫系统受损
    随机性效应 远期效应 躯体效应
    • 癌病
    随机性效应 远期效应 遗传效应
    • 遗传病

    人体关键组织的反应

    人体内不同组织对辐射亦有不同的敏感度。例如,小孩的甲状腺,女性乳房和骨髓分别对实体癌症和白血病的引起具有相对高的敏感度,但肌肉和结缔组织具有相对低的敏感度。

    人体关键组织对辐射的反应
    关键组织 对辐射的反应
    生殖腺 在致癌方面,生殖腺对辐射的敏感性较低,主要的考虑是遗传效应,发生率与剂量成正比。
    骨髓 骨髓对辐射的敏感度比较高。辐射照射骨髓所引起的癌症风险包括白血病(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和多发性骨髓瘤。此外,辐射使骨髓抑制血液形成的剂量阈值约0.5戈。
    对辐射敏感的细胞是骨内膜细胞和骨表面上皮细胞。骨的敏感度低于乳腺、红骨髓、肺和甲状腺。
    由于在含高浓度氡气及其子体的环境工作,矿工的肺癌发生率因而增加。外照射也有可能引起肺癌。
    甲状腺 辐射可诱发甲状腺癌。但因现时治疗甲状腺癌的方法较为有效,所以死亡率较低。
    乳腺 研究指出辐射引起女性乳房癌症的风险会随著辐射剂量线性增加,但随受照年龄上升而减少。
    皮肤 辐射引致的皮肤病变与剂量及受照的面积有关。主要的病征是皮肤红肿,溃疡及坏死。诱发皮肤癌的发生率低于上述组织。
    眼晶体 辐射对眼晶体可造成白内障。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 在二零一一年于「组织反应的声明」中把眼睛晶状体组织反应(确定性效应)的剂量阈值定为0.5戈。
    胚胎 胚胎受照后的变化取决受照时的妊娠阶段。当胚胎中细胞数目很少而其性质尚未分化,受损伤的结果多半是胚胎死亡。科学家通常认为在怀孕后最初三周内胎儿受到照射,是不会引起活产婴儿身上出现确定性或随机性效应。从受孕后三周到妊娠结束,照射可能会令正在发育的器官出现畸形及增加活产婴儿患癌症的机会。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