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子午線
香港子午線
不少人都可能聽過英國格林尼治的「本初子午線」,它是一條穿過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的無形的線,兩端延伸至南、北兩極。它也是大家所說的零度經線。概念上,當太陽橫過「本初子午線」,就是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格林尼治平時的正午。香港也有自己的子午線,其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末天文台提供的授時服務。
提供準確的報時服務是天文台於 1883 年成立時的主要任務之一。早期,天文台採用直徑三吋的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中星儀來觀天測定地方時。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中星儀正正座落於香港子午線上。
圖一 攝於1951年的香港天文台總部1883大樓鳥瞰圖,圖中的虛線標誌著香港子午線的位置
香港子午線標示著香港的經度,即東經114°10' *,貫穿尖沙咀香港天文台總部內的子午線北標記石柱、「零號」三角測量站(「香港大地測量基準1980(HK80)」的原點)及灣仔寶雲道附近的子午線南標記石柱。這些建築物屹立超過一個世紀,其貌不揚,卻見證了香港以天文觀測來授時的歷史。
* 以1984年世界大地坐標系統(WGS84)表示的經度為東經114°10'27.6''。
圖二 子午線北標記石柱、「零號」三角測量站及子午線南標記石柱的位置圖
子午線用來定義本地太陽時的中午(拉丁文的 "meridies"),即太陽每天經過子午線的時間。而當太陽或其它星體經過子午線時,它們同時亦會達到當日的最高點即中天位置。只要中星儀望遠鏡對準子午線北標記石柱及子午線南標記石柱,天文台就可以利用望遠鏡準確地觀測特定的星體每日經過香港子午線的時間,從而校準本地標準時間。
早期,天文台於每日下午一時正通過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時間球發布本地標準時間,除了方便巿民日常生活,還可幫助船隻校正航海鐘及定位。
天文台於1913年興建了一對新的子午線標記,新的子午線南標記石柱設置於天文台的草棚位置附近,相信在1933年或以前已被拆除。新的子午線北標記石柱則建在九龍筆架山(圖二的綠色標示),現時埋沒於山邊茂密的叢林中間。
今天,天文台的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授時服務不再需要倚賴天文觀測,而是以銫原子鐘報時系統作為標準,準確度達到每日 0.01 微秒以內。





本港天氣
天氣預測
天氣警告
漁民天氣
航運天氣
航空天氣
天氣監測圖像
地理信息系統天氣服務
熱帶氣旋
中國天氣
世界天氣
氣候資料服務
警告及信號資料庫
特殊天氣現象統計資料
每月天氣摘要
氣候變化
厄爾尼諾與拉尼娜
地震
海嘯
潮汐
地磁
太空天氣
天文觀測天氣資訊
互動版太陽路徑圖
天文資料
有趣天文現象
授時服務
曆法
年曆
實時香港輻射水平
認識輻射
輻射監測、評價及防護
環境輻射監測計劃
大亞灣應變計劃
相關網站
學校
旅遊
運動
戶外攝影
社區天氣觀測計劃
長者
觀星
天文台之友
小小天文台
教育資源
360 漫遊天文台
「度天」賞雲
國際雲圖(簡體中文)
天文台全方位遊
公眾課程及活動
訂閱電子通訊
研究論壇
刊物
國際原子能機構
臨近預報區域專業氣象中心(英文)
亞洲航空氣象中心
社交媒體
新聞公報
最新消息
天文台最新動態
立法會答問
天文台網誌
天氣隨筆
天氣廣播站
氣象冷知識
新聞發佈會
有關熱帶氣旋的廣播
天文台消息
職位空缺
招標公布
應用程式
個人版網站
天氣精靈
文字版本
RSS天氣資訊頻道
有聲網頁
表格
開放數據集
天文台部門短片
抱負和使命
組織結構
品質管理
香港天文台 - 香港便覽
香港天文台2024
服務概覽
天文台綱領範圍
香港天文台的歷史
事業@香港天文台
瀏覽數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