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雷達圖像廊-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

    颱風杜鵑 2003年9月2日 - 雙重眼壁的颱風
    颱風杜鵑	2003年9月2日 - 雙重眼壁的颱風

    圖中顯示颱風杜鵑在2003年9月初靠近廣東東部海岸時出現雙重眼壁的結構。 內眼及外眼的直徑分別約為20公里及100公里。

    在西太平洋,雙重眼壁結構的熱帶氣旋並不少見,2003年的颱風鯨魚、2000年的颱風鴻雁及颱風啟德都曾出現此現象。 這種跟強颱風有關聯的雙重眼壁結構,以往也曾被香港天文台的天氣雷達捕捉到,這包括1975年的颱風愛茜及1979年的颱風荷貝。


     

    強烈熱帶風暴黑格比 2002年9月11日
    強烈熱帶風暴黑格比	2002年9月11日

    圖中顯示黑格比不對稱的雨帶分佈,雨帶主要集中在風暴的東面及北面。 當時黑格比頗為接近香港,其中心位於本港西南偏南約150公里。 即使在這般近距離,本港不同地區的天氣也不大相同。 當時黑格比為大嶼山及港島帶來狂風及大雨,而新界大部分地區則比較少雨。


     

    颱風玉兔 2001年7月25日
    颱風玉兔	2001年7月25日

    2001年7月25日早上,颱風玉兔的圓形風眼清楚地顯示在雷達圖像上。當時玉兔位於香港西南偏南約200公里,其外圍雨帶正影響香港。圖像中亦清楚可見雨帶呈螺旋形 – 這是熱帶氣旋的一典型特徵。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