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電離層閃爍
2025年6月12日
林銘津, 梁偉鴻
甚麼是電離層閃爍?
電離層是地球大氣上層位於海拔約80至600公里之間,由太陽的極紫外線和X射線在該處使原子和分子電離,從而形成的電子層。
當電離層的電子密度出現不規則分布時,會形成一些電子密度較低的區域,稱為等離子體泡(Plasma Bubble)。當無線電波穿過這些區域時,會發生折射或散射,導致信號的強度和相位出現快速起伏變化。這種因電離層擾動造成地面接收信號不穩定的現象,稱為電離層閃爍[1](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圖一)。
受電離層閃爍影響的地區,輕微則降低定位結果的準確性和可信度,嚴重則令衛星定位系統接收器無法鎖定訊號,失去定位功能。
電離層閃爍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電離層閃爍除了受太陽活動影響外,也會受地理位置、季節和日際變化所影響。
在低緯度地區,電離層閃爍現象通常在日落後至午夜期間最為明顯。這是因為日落後太陽輻射強度大幅減弱,電離作用隨之下降,導致電離層內電子密度分布變得不均勻,形成顯著的電子密度梯度。與梯度相關的電場在低緯度區域特有的地磁力場作用下,會觸發不穩定性,進而發展成等離子體泡結構,引致電離層閃爍現象。中緯度地區因缺乏此類有利條件,閃爍相對較少,但在強烈的地磁風暴期間也可能發生[2]。
閃爍活動在春分和秋分季節更為活躍,這與太陽直射角度和有利的地磁條件有關[3]。
此外,太陽活動具有約11年的週期性變化,例如上一個太陽週期高峰出現在2014年,當前2025年亦為太陽活動高峰期[4]。在太陽週期的高峯期,太陽活動和地磁擾動增強,電離層閃爍會出現得較爲頻密。
電離層閃爍的監測
天文台於今年3月在京士柏氣象站安裝了一套全球導航衛星系統 (GNSS) 接收器 (圖二),實時監測電離層閃爍活動。接收器以50 Hz (即每秒50次) 高頻率方式取樣,同步接收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北斗衛星導航系统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和其他導航衛星系統數據。由於電離層閃爍會造成GNSS信號傳播時的強度起伏與相位變動,透過分析接收到的信號變化,便可監測電離層的閃爍活動。

現時國際上一般以電離層閃爍指數 S4 表示電離層閃爍的強度。通過計算在一段時間內衛星信號的標準差與平均值的比值,便可得出該指數。
S4指數代表的電離層閃爍程度可分為三個等級:
| 輕微閃爍: | S4少於0.3, |
| 中等閃爍: | S4由0.3至少於0.6, |
| 強烈閃爍: | S4達到或大於0.6。 |
當S4指數達強烈閃爍程度時,會導致衛星定位系統出現較大定位誤差,甚至令定位系統接收器沒法鎖定訊號。
天文台在安裝GNSS接收器後短短數個月內,已成功監測到多次的電離層閃爍現象。其中在今年3月20日春分時分的晚上,錄得本港地區出現一次較強的閃爍活動。圖三顯示當晚全球定位系統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多顆衛星的S4指數都達到強烈閃爍程度。

另一方面,地政總署在本港設有監測站,接收GNSS衛星數據作定位用途,並比較測量坐標與已知坐標,實時將偏差數據於網上發布[5]。在3月20日,地政總署鰂魚涌站的監測網頁顯示當晚大約8時後的一段時間,衛星測量坐標與已知坐標有大幅度的水平和垂直偏移,表示衛星定位系統的準確度受到明顯影響 (圖四)。

天文台會繼續優化電離層閃爍監測系統,利用實時監測數據,加強在太空天氣方面的服務,包括支援本港利用無人機進行的低空經濟活動。
參考資料:[1] 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香港天文台:太空天氣會影響日常生活嗎 ?
[2] 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Li, G., Ning, B., Otsuka, Y. et al. (2021). Challenges to Equatorial Plasma Bubble and 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 Short-Term Forecasting and Future Aspect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Surv Geophys 42, 201–238.(只有英文版)
[3] 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程潔, 徐繼生, 蔡磊, (2018). 我國低緯電離層閃爍和周跳的統計特徵比較, 地球物理學報, 61(1), 18-29.
[4] 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U.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Hello Solar Cycle 25(只有英文版)
[5] 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地政總署:網路實時動態完整性監測網頁





本港天氣
天氣預測
天氣警告
漁民天氣
航運天氣
航空天氣
天氣監測圖像
地理信息系統天氣服務
熱帶氣旋
中國天氣
世界天氣
氣候資料服務
警告及信號資料庫
特殊天氣現象統計資料
每月天氣摘要
氣候變化
厄爾尼諾與拉尼娜
地震
海嘯
潮汐
地磁
太空天氣
天文觀測天氣資訊
互動版太陽路徑圖
天文資料
有趣天文現象
授時服務
曆法
年曆
實時香港輻射水平
認識輻射
輻射監測、評價及防護
環境輻射監測計劃
大亞灣應變計劃
相關網站
學校
旅遊
運動
戶外攝影
社區天氣觀測計劃
長者
觀星
天文台之友
小小天文台
教育資源
360 漫遊天文台
「度天」賞雲
國際雲圖(簡體中文)
天文台全方位遊
公眾課程及活動
訂閱電子通訊
研究論壇
刊物
國際原子能機構
臨近預報區域專業氣象中心(英文)
亞洲航空氣象中心
社交媒體
新聞公報
最新消息
天文台最新動態
立法會答問
天文台網誌
天氣隨筆
天氣廣播站
氣象冷知識
新聞發佈會
有關熱帶氣旋的廣播
天文台消息
職位空缺
招標公布
應用程式
個人版網站
天氣精靈
文字版本
RSS天氣資訊頻道
有聲網頁
表格
開放數據集
天文台部門短片
抱負和使命
組織結構
品質管理
香港天文台 - 香港便覽
香港天文台2024
服務概覽
天文台綱領範圍
香港天文台的歷史
事業@香港天文台
瀏覽數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