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山
星期三, 2018年4月4日
在剛過去的週末,香港多處發生山火,相信是因為復活節長假期,加上臨近清明節,多了市民到郊外燒烤或掃墓,不小心留下火種引致。
2018年4月1日於馬鞍山的山火,直至晚上仍未熄滅。
天文台在發出火災危險警告時會考慮多個天氣因素,包括相對濕度、風速、下雨的機會及草的枯乾程度等。一般來說,當濕度低、風速高、少雨或無雨,再加上植物枯乾,山火便較容易發生和蔓延。此外,我們亦會顧及社會因素,在清明節及重陽節期間,多了市民登山掃墓,若香燭冥鏹燃燒後,火種未有完全熄滅,會令山火的風險大大增加。
事實上,我們分析了消防處提供的2007至2016年山火數據,發現在假日期間(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的山火平均數目比平日高,而在清明節及重陽節期間的平均山火數目更比一般假日高出一倍。因此,有時就算相對濕度略高或有一些雨,天文台仍會在清明節及重陽節發出火災危險警告,旨在讓市民提高警惕,採取措施以減低火災的可能,保護生態環境及人命財產。
明日(4月5日)便是清明節,請大家留意天文台發出的火災危險警告,小心防火,切勿留下火種!
李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