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難得一見的霧淞奇境
香港難得一見的霧淞奇境
譚廣雄
2010年12月
2010年12月15至18日,華南受一股強烈冬季季候風影響。12月16日,香港天氣寒冷,初時有幾陣雨,吹清勁至強風程度北風,高地間中吹烈風,圖一為當日早上八時的天氣圖。天文台當日早上氣溫下降至8.1 度,而大帽山的氣溫更迅速下跌至冰點(0℃)以下(見圖二)。由於多雲及風勢頗大(見圖三),大帽山氣溫從午夜時約3度持續下降,日間氣溫徘徊在零下二度左右(見圖 二)。在這期間,天文台職員在大帽山氣象站附近(圖四)觀測到霧淞的奇境。

圖一 2010年12月16日早上八時的天氣圖

圖二 2010年12月15至16日大帽山氣溫隨時間的變化。圖中可見大帽山氣溫由12月15日日間約十二度迅速下降至12月16 日下午零下二度左右。

圖三 2010年12月16日大帽山的風向及風速隨時間的變化

圖四 大帽山氣象站附近當日出現霧淞的情況。背景為天氣雷達。
霧淞和霜形成的條件不同(在多雲或大風的日子並不利於霜的形成,詳情見另文)。由於空氣中含有無數微小的水滴,在嚴寒的天氣裡,小水滴被極度冷卻,一接觸到溫度處於冰點以下的物體表面,會立刻凍結,成為純白冰晶,而大量凍結的冰晶即形成霧淞(圖五)。

圖五 在鋼纜環上形成的羽毛狀霧淞。
當日早上,由於剛下完雨,大帽山溫度低而濕度高,山上雲霧籠罩,水氣充足並有強風吹拂,有利霧淞的形成( 圖六)。

圖六 當日早上大帽山頂受雲霧籠罩,霧淞開始形成(見前景石柱)。
霧淞常常凍結在草木或岩石上,並且向著迎風面不斷增長,最後造成羽毛狀的外觀(圖七) 。羽狀冰晶的長度從幾公分到幾十公分不等,甚至有結成團塊的情況,或者把地面整棵矮樹包裹起來。

圖七 留意風速表上霧淞向著迎風面不斷增長,最後造成羽毛狀。
霧淞形態多變,經常展現出雪樹銀花的耀眼風姿,為寒冬大地帶來華麗的裝飾(圖八)。

圖八 -(1)形態多變的霧淞

圖八 -(2)像珊瑚狀的霧淞

圖八 -(3)生長在防盜鐵欄上的霧淞

圖八 -(4)水龍頭上的霧淞
圖八 霧淞形態多變,經常展現出雪樹銀花的耀眼風姿
其實霧淞在中國東南部以至台灣並非罕見的現象,在這些地區,人們若在冬季強寒流影響下攀登高山,會有不少 機會親眼目睹霧淞。從分布位置來看,山坡迎風面的上部最容易累積霧淞,其形成範圍也最廣。但是霧淞形態並不易維持,真正存在的時間很短,一經陽光照射便即 融化,迅速消失。當日早上香港因為雲層較厚並刮著大北風,大帽山山上水氣充足,溫度維持在冰點之下(圖二),這才讓天文台職員拍攝到在香港難得一見的霧淞 現象,算是我們的緣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