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高一吋也嫌多

星期一, 2017年7月31日

在「走訪大澳水鄉」一文中,同事簡述了在熱帶氣旋襲港時,天文台會密切監察及預測風暴潮水位高度,在有需要時更會發出預警信息以啟動「大澳嚴重水浸預警系統及緊急應變計劃」。由於應變計劃牽涉到多個政府部門、相關團體及居民的協作,所以需要定期進行演練,這亦有助居民加深對計劃的了解。早前(2017年7月24日)筆者代表天文台參加了「大澳水浸跨部門模擬救援及疏散演練」。雖然天文台預報員擔當的角色,是監察及預測水位高度,但能夠親身到大澳參與演練並作實地觀察,讓筆者對水浸的嚴重影響有更深切的體會。

筆者觀察到漲潮時大澳的水位與路面只差幾級台階

筆者觀察到漲潮時大澳的水位與路面只差幾級台階

由於今年已有兩個熱帶氣旋襲港,筆者遂向當地一位長者了解打風時有否水浸發生,那位婆婆輕鬆地回答:「沒有!」,並慶幸未有因海水倒灌而引致損失或傷亡。然而即使在沒有熱帶氣旋的影響下,演習當日筆者看見漲潮時大澳的水位與路面只差幾級台階。可想而知,倘若風暴潮碰著天文大潮時,水位有可能淹浸水鄉某些街道,甚至浸沒小腿。水位真的是高一吋也嫌多!

風暴潮引致的水浸會對大澳居民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經過這次的演練,相信當應變計劃需要啓動時,各部門在疏散、救援及緊急支援行動的協作會更暢順,而大澳居民也熟悉在水浸發生時的應對方法。正值風季,天文台預報中心不會鬆懈,將會繼續監察風暴潮可能帶來的風險,及早為相關單位作出預警。


莊思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