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天气
气象学基础
雷暴与闪电
-
强雷暴
-
天打雷劈
-
无雷公咁远…到底有几远?
-
雷击 — 天降异象
-
云间传奇(一)电母雷神
-
云间传奇(二)山雨欲来…
-
雷击 — 趋吉避凶
-
防雷1.0
-
雷 Sir 讲是唔讲非 – 行雷闪电篇
- 雷暴
- 闪电的物理
- 雷暴警告下可以继续户外活动吗?
- 霹雳金刚罩
- 为什么打雷时有不同的声音效果?
- 为什么闪电形状既弯曲又开叉?
- 为什么总是先闪电后打雷?
- 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远方闪电的雷声?
- 甚么是旱天雷?
- 甚么是云间闪电?
- 我们如何探测闪电?
- 观天防雷:教你趋吉避凶
- 我们如何计算闪电发生的位置?
- 勿做避雷针
- 闪电是否只击向高的物件?
- 雷暴引起的微下击暴流
- 追踪雷暴、预测闪电---『机场雷暴和闪电预警系统』
- 雷暴及狂风
- 飑线与石湖风—2005年5月9日狂风大揭秘
- 「西北石湖风」与「东北石湖风」
天气现象
雨
冷热天气
天气警告
季候风
能见度
云
-
观天赏云 : 高云族
-
观天赏云 : 中云族
-
观天赏云 : 层积云 vs 高积云
-
观天赏云 : 低云篇 - 积雨云
-
观天赏云 : 低云篇 - 层积云
-
观天赏云 : 低云篇 - 积云
-
观天赏云 : 低云篇 - 层云
-
云海.逆温层
-
云雾逆温层
-
别有洞天
-
积雨云
-
飞碟云 - UFO 出没注意???
-
飞机云
-
赏云曲(一)
-
赏云曲(二)
-
摄云海
-
穿梭云雾间
-
国际云图
-
爱‧云图
- 3D观云心法
- 热视眼观天
- 云的分类与命名﹙1﹚
- 云的分类与命名﹙2﹚-高云的形态与特色
- 云的分类与命名﹙3﹚-中云的形态与特色
- 「香港常见的云」系列–郁闷天气的「层云」
- 卷云
- 云街与涡旋云列
- 波状层积云
- 天上的小把戏–积云
- 夏季的层积云
- 浓积云
- 山帽云
- 九龙上空的「飞碟云」
- 雨幡洞(云洞)
- 弧状云
- 糙面云现香江
- 幞状云
- 虹彩云
- 环地平弧
- 地形引致的波状云
- 彷如瀑布的地形云
风与气压
阳光及紫外光
天气预报
气象与生活
-
我的天气观察
-
个人版天气网站
-
2016-2020十大瞩目天气及气候事件
-
天文台漫游
-
疫情影响天气预测?
-
气象冷知识 你哋识唔识?
-
「我的天文台」十周年
-
「我的天文台」应用分享篇
-
天气与健康 ─ 春回大地篇
-
天气与健康 ─ 炎夏篇
-
天气与健康 ─ 冬日篇
-
风雨无涧
-
户外活动天气锦囊
-
远足安全提提你
-
当世界冠军遇上科学主任
-
建民与雄德 ─ 行山有咩你要知?
-
雷 Sir 讲是唔讲非 ─ 山系篇
-
雷 Sir 讲是唔讲非 - 行山交叉点
-
雷 Sir 讲是唔讲非 ─ 长跑篇2020
-
雷 Sir 讲是唔讲非 ─ 长跑长有篇
-
雷 Sir 讲是唔讲非 ─ 一帆风顺篇
-
雷 Sir 讲是唔讲非 ─ 乘风破浪篇
-
雷 Sir 讲是唔讲非 ─ 划艇篇
-
雷 Sir 讲是唔讲非 ─ 铁血车神篇
-
雷 Sir 讲是唔讲非 ─ 跑步机(上篇)
-
雷 Sir 讲是唔讲非 ─ 跑步机(下篇)
-
雷 Sir 讲是唔讲非 ─ 东南西北篇
-
雷 Sir 讲是唔讲非 ─ 打波会否下雨篇
-
择个好日子
-
咩系回南天?点解冷气机抽湿无咁好?
-
买楼要买向南楼?
-
渔民教你睇天气
-
香港好地方!
-
烟花与烟
-
一日你用几桶水?
-
天然指南针
-
绿海龟与蟋蟀
-
土拨鼠日
-
植物的适者生存
-
冬暖花开
-
年花盛放
-
菇菇可以求雨?
-
台风连环船
-
「飞」人生活 ─ 飞行医生篇
-
「飞」人生活 ─ 训练篇
-
神秘国度之横澜
-
世界气象日
-
气象无国界
-
气象无国界─阿拉木图篇
-
电视天气服务三十年
-
天文台全民历史研习班
-
天文台全民历史研习班(二)
-
天文台的朋友
-
天气随笔的炼成
-
睇天做人
- 细听《雨》的交响曲
- 天气和无人机飞行
- 远足好帮手 – 「我的天文台」
- 气象人员 x 艺术家
- 漫谈世界气象组织
- 获取天气情报途径多,你又知道有几多?
- 天气风水
- 天气与白纹伊蚊的生长
- 天气与流感
- 为何飞机餐味道总是淡淡的?
气象谚语
数据与科技
-
2021年天气回顾
-
2020年天气回顾
-
智慧气象
-
「九天」玄机
-
先知黄红黑
-
气象前「占」
-
启德之水天上来
-
观天治水
-
图像转3D,天气明多啲
-
人影
-
破旧立新
-
无线电探空70年
-
志愿观测船舶计划70年
-
风切变预警服务40年
-
气象世界之最
-
2019年天气回顾
-
年末小剧场 ─ 2018香港天气大事回顾
-
年末小剧场 ─ 2017天气回顾
-
2016天气回顾
-
多雨极寒的一月(2016)
-
2015天气回顾
-
2014天气回顾
- 聊天机械人「度天队长」是如何炼成的?
- 「度天队长」聊天机械人的深度学习之旅
- 使用天文台应用程式应对极端情况
- 远足天气资讯服务是如何炼成的?
- 3D动画技术在气象观测之应用
- 机器学习与临近预报
- 人工智能与气象相关服务
- 探索云端技术于天气服务的应用
- 从大数据探索天气对社会的影响
- 天气服务与资讯科技保安
- 智能气象监察助理
- 气象数据库的特质
- 浅谈气象数据编码
- 处理及保存天气观测数据


台风
分类﹑命名与特性
强度
路径追踪
预测
天气影响
-
热带气旋 – 本地灾害篇
-
恶劣天气的共同影响
-
恶劣天气的共同影响 (2)
-
点解唔用核弹炸散台风?
-
热带气旋越近,威胁一定越大?
-
简易防风法
-
台风来袭,您准备好未?
-
环流之下
-
台风核心的外围
-
风暴潮来临,任何人都要小心!
-
台风灾害:风暴潮(2018)
-
台风灾害:风暴潮
-
风暴潮
-
热带气旋灾害之风暴潮
-
台风大害:强风‧暴雨‧巨浪
-
涌浪
-
东登‧西登
-
往东登?往西登?
-
武氏剧场之「阿风正传」
-
热带邂逅
-
台风连环船
-
「飞」人生活 ─ 风球篇
- 多加提防恶劣天气的共同影响
- 为何打风爆窗碎片散在室外?
- 在热带气旋影响下飞机还能在香港国际机场升降吗?
- 热带气旋对社会及经济的影响
- 热带气旋触发的高温与风暴潮
- 对风暴潮有更多了解
- 热带气旋的强风对航空运作的影响
- 热带气旋对香港能见度的影响
- 打风前的闷热天气
- 热带气旋与东北季候风的共同影响
- 热带气旋:在东边、在西边?
- 远方台风带来的涌浪
相关天气警告
个案分析
-
香港台风之最
-
山竹一年
-
山竹特辑(一):破纪录风王
-
山竹特辑(二):解剖风王
-
山竹特辑(三):风暴潮(上)
-
山竹特辑(四):风暴潮(下)
-
山竹特辑(五):坚守雷达站
-
山竹特辑(六):风暴预告
-
天鸽特辑 – 天鸽「升格」?
-
天鸽特辑 – 风大=雨大?
-
天鸽特辑 – 都是风暴潮惹的祸
-
天鸽特辑 – 澳门灾情百年一遇?
-
天鸽特辑 – 渠务工程可否力抗风暴潮?
-
约克: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十号风球
-
爱伦 - 八十年代之最
-
温黛 - 战后最严重风灾
-
温黛风灾
-
回看温黛 — 沙画演绎
-
香港最恶劣风灾
- 天文台最近推出「山竹风暴破坏互动地图」网页
- 强台风韦森特
- 超强台风妮妲的卫星云图
- 台风鹦鹉登陆香港期间的变化
- 台风黑格比带来的风暴潮
- 多个热带气旋同时出现
- 台风杜鹃─双重眼壁的台风
相关连结


气象仪器
天气雷达
气象卫星
自动气象站


航空及海洋
航空
-
机师遇上『猫』
-
冲上云霄的不稳定
-
天地圆方
-
点解由香港搭飞机去日本通常比回程快?
-
八号风球都可以起飞?
-
八号风球都飞得?(二)
-
点解飞机唔可以停喺空中,等地球自转到目的地?
-
点解行李咁迟来?
-
起飞在石岗
-
飞天任务
-
「飞」人生活 ─ 火速行动篇
-
无纸看飞行天气
-
风切变预警服务40年
- 机场跑道换新号 气象服务度身做
- 航空气象服务
- 气象设备
- 航空气象服务合作协调「危险天气警告」
- 浅谈国际民航组织气象信息交换模型
- 航空天气观测及报告
- 侧风和航空安全
- 山岭潜行者--山地波
- 在香港国际机场由地形引起的风切变及湍流
- 空中路障-对流天气对飞机的影响
- 飞机上的圣艾尔摩之火
- 强雷暴影响航空安全
- 夜间低空急流
- 热带气旋的强风对航空运作的影响
- 晴空湍流
- 守护航空安全:香港附近的火山灰事件
- 沙尘天气对航空安全的影响
- 能见度降低影响航班运作
- 短程激光雷达应用于风切变预警的好处
- 全球变暖对航空的影响
- 飞机的尾巴
- 机场跑道的磁性
- 机场跑道的磁性 (接续篇)
- 飞行运动天气资讯
海洋


气候
气候学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气候变化
-
新西兰
-
气候变化教材套
-
低碳生活你都得
-
温室效应
-
变暖追凶
-
我们与巴黎协定的距离
-
全球抗暖化系列:永久冻土不永久
-
气候变化‧我们明天
-
酷热奥运的启示
-
暖化系共识,仲有人未识?!
-
回应.气候
-
暖化之后...
-
暖化,何价?
-
百年一度,当佢无到?!
-
香港无冬天?
-
年年有风雪,何来变暖?
-
未来报告
-
全球抗暖化系列 - 极端天气
-
全球抗暖化系列 - 海平面加速上升
-
水位上升你要知
-
水位唔过膝头唔驶惊?!
-
水浸眼眉!
-
气候纪录新时代
-
北极地区
-
北极熊的明天?
-
全球持续升温,鼠辈何处容身?
-
伟大航道
-
气候行动@大澳
-
究极火山探险:全球气候变化之元凶?
-
气候峰会COP21
- 野火烧不尽
- 珊瑚承受气候变化带来的双重打击
- 冻土融化会加速全球暖化吗?
- 谁偷走我们的永久冻土
- 重现期:「N年一遇」?
- 极端天气常态化?
- 地球会再进入冰河期吗?
- 2009/2010的寒冬–全球变冷?
- 能用自然因素解释20世纪的全球变暖吗?
- 过去的冬季有多冷?
- 北极海冰创纪录新低
- 受全球暖化影响,热带气旋活动会有什么变化?
- 西南季候风的爆发:雾季的终结及雨季的开始
- 季候风与气候变化
- 南极洲西部的冰川融解已不能遏止?
- 米兰科维奇循环
- 全球变暖1.5°C特别报告
- 「天文台网志」 - 全球变暖下的「极地涡旋」
- 「天文台网志」 - 2018年会否如1963年般干旱呢?
本港气候资料


辐射
电离辐射
核能发电
监测及评估
-
伽马线报
-
E计划
-
辐射监测网络
-
辐射测量
-
辐射追踪
-
鱿鱼的故事
-
大亚湾应变计划 I
-
大亚湾应变计划 II
- 核事故应急演练
- 空中辐射巡测
- 泊松分布与辐射测量
- 环境样本辐射测量的探测下限
- 大气稳定度对放射性物质扩散的影响
- 福岛核事故的放射性物质扩散至香港的路径分析
- 切尔诺贝尔核事故二十周年(第一篇)
- 切尔诺贝尔核事故二十周年(第二篇:事故后果)
- 切尔诺贝尔核事故二十周年(第三篇:辐射污染及事故启示)
- 「切尔诺贝尔论坛」的主要发现和建议
- 宇宙辐射如何被发现? 香港天文台怎样测量宇宙射线?
- 浅谈伽马辐射侦测器的运作原理
- 放射性物质的监测
- 「氚」的监测
- 环境辐射监测计划
- 辐射污染监测系统
- 应急辐射监测及评价
- 大亚湾应变计划
- 经济和简便的方法来量度辐射
- 核事故后果评估
辐射之影响
辐射防护


地球科学
基本
地磁
光学现象
地震
物理与生活


天文及授时
天文学
授时


太空天气
太空天气网页
基本
太空天气之影响
太空天气事件
监测及警报


360漫游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