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季候风
冬季季候风
香港位于亚热带,纬度与夏威夷相若,但香港温度的季节变化比夏威夷大得多;夏威夷全年的每月平均温度都维持在廿多度左右,而香港的冬天,温度降至十度以下的例子,并不罕见。其实,香港冬天的天气,相对其他亚热带地区,的确有其特殊的一面。究其原因,香港位于亚洲大陆这一片广阔陆地的东部边缘,受到全球最显著的冬季季候风影响,冬天天气有别于一般亚热带地区。
什么是冬季季候风?它是怎样形成的呢?
顾名思义,季候风是随著季节变更而导致风向逆转的天气现象。季候风英文是 monsoon,亦即是拉丁文季节的意思。在冬天,由于陆地比海洋散热较快,亚洲大陆迅速冷却,中北部地区如西伯利亚等地变得非常寒冷。当冷空气在这些地区积聚到某一个程度时,会向南扩散,较强的冷空气可以一股一股的从东北面到达香港,形成了影响我们的冬季季候风(有时亦称季候风寒潮)。
当强烈季候风寒潮抵达香港时,香港一般吹东北风,温度会骤降。郊区和高地的气温,有时会降至摄氏零度以下并有霜冻现象。一九九六年农历新年期间的强烈季候风寒潮,香港非常寒冷,市区的低温,连续七天都维持在十度以下。期间,有传媒更将一些老人的死亡,归咎于当时的寒冷天气。
其实,气温、风势和湿度都会影响人的感觉。在冬天,一般在温度较低,风势较大,湿度较高时,人失热较快,感觉寒冷和较不舒适。天文台为了探讨冬季季候风寒潮对市民的影响,将上述三个因素一并考虑,根据一九六八至九五年的资料,计算出冬天每月出现令人感觉寒冷和不适的日数(见图),这些日子在二月最多。其实,二月的平均温度较一月略高,但郄较为潮湿,导致令人不适的日子亦较多。

冬季每月出现令人感觉寒冷和不适的日数
此外,根据一九八六至九五年的死亡人数数据,剔除由外在因素如意外等所引致的死亡后,平均每日死亡人数在二月最多(见图),看来寒冷的天气与人的健康有一定的关系。再举一个例,这些影响,在一九九五年一月三至八日的一次强烈冬季季候风寒潮中,有所反映。天文台的气温在一月五日降至9.8度,而死亡人数则在该日开始爬升(见图),至一月九日达到高峰,四天之内上升了百分之六十五。
有见及此,天文台每当预计有强烈冬季季候风寒潮影响香港时,都会考虑发出「特别天气报告」及举行新闻发布会,提醒市民采取御寒措施,及多关心需要照顾的独居老人和慢性病患者。又会与社会福利署及民政事务总署紧密联络,研究是否有需要向露宿者派发毛毡及开放避寒中心。

1995 年 1 月每日最低气温

1995 年 1 月每日死亡人数

平均每日死亡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