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公众的温言:凭科学做事 天文台非惊弓鸟

    香港经济日报
    2001年7月31日 星期二 国是港事

    凭科学做事 天文台非惊弓鸟

    时事评论员吴志森

    台风玉兔袭港,天文台是否挂错风球,在社会上引起一阵议论。本来,这些争论已经不是新闻,每到风季雨季,何时挂除风球、红雨黑雨的时机等等必起争论,对天文台的指摘亦是家常便饭。

    今次玉兔台风驾临,不少人都感到风平浪静,电影院、酒楼其门如市,市民平白多了一天有薪假期。商界指摘天文台挂错风球,令商业活动全面停顿,损失高达30亿元。商界的指摘是严重的,一些传闻亦随即对天文台横加指摘,不分青红皂白,把人家骂个狗血淋头,闻者都感到不忍。


    ‧保障市民是大前提‧

    气象预测是一门科学,天文台是一个严格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政府部门。凡接受过科学训练的人都明白,科学应有的态度该是严谨的,科学的结论应该是由客观数据推断得来的,而不能跟著政治气候的变化,又或某阶层、某集团利益的增损,要他们昧著良心而改变结论,这都是违背科学工作者道德操守的。

    天文台的公布气象消息,最重要的目的,是保障市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这个单纯的大前提,是非常值得尊重的。何时发出甚么讯号,只按客观数据办事,而不是凭某一个人在某些地区的感觉,这是社会应该广泛接受的原则。

    根据天文台公布标准,若台风中心风力达到每小时63公里或以上,就需要悬挂8号风球。不少人提出质疑,当时市区风力只有50公里,还未达到8号风球的风力,为何要挂出8号而令全市停顿呢?天文台解释说,当时香港南部如长洲、石鼓洲等地区正吹烈风,风力已超8号风球的标准,只要玉兔稍稍北移,市区就会受到烈风的正面吹袭。天文台强调,悬挂8号风球的决定,为了全体市民的生命安全,经济考虑不会影响天文台的决定。

    许久没有听过这种铿锵有力的据理力争了。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官不聊生」,有权的没胆,没权的,不管你有没有道理,只要够胆出来大声开骂,保证可以把有权的骂倒。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夸大,不过,有理的被没理的大声喝骂得不敢开声,已经成为事实。民粹主义式的一哄而起,已经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


    ‧地区性风暴影响 不能忽视‧

    你在香港南区感到和风细雨,甚至天朗气清,并不表示其他区份不受风暴影响。这一分钟你身处的地方风平浪静,不表示下一分钟不会被台风直接吹袭。在市区感觉不到风,并不是说在香港每一个角落的市民都像你一样,可以享受额外假期的悠闲,在当风地区,例如长洲,居民们正在与风暴搏斗。天文台是为全香港市民的安全服务的,不是为个别地区,个别阶层服务。

    同样道理,甚么时候把风暴信号除下,也是根据客观数据而定的。打工的也不能埋怨为何不再晚一点才把风球除下,好让你们得到一整天假期,而不需要中午过后就要与人家一起挤上班。天文台最可能做到的,是预报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使市民好作准备。


    ‧务求使市民作好准备‧

    天文台的工作不是为了取悦大众,而是把由科学数据得出的结论公告大众,让不同工作岗位的人作出适当的反应。尊重科学,尊重客观的数据分析,即使经济上有所损失都要心平气和,听听人家的客观分析,而不是动辄横加指摘。我们的社会才能趋向理性,才会稳步向前,不然只会停留在民粹主义的泥沼当中。



    鸣谢 香港经济日报 之允许,转载以上文章。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