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的温言:致天文台的电邮 (2011年10月1日至3日)
﹝2011年10月1日至3日﹞
十月一日至三日期间收到多位市民的电邮,对天文台处理台风「纳沙 」的工作表示赞赏及鼓励,现节录数篇如下: |
1. 主旨:香港天文台的专业表现 香港天文台职员: 纳沙一役,香港天文台以公众安全为依归,等待雨带远离,烈风威胁真正解除才取消八号信号,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感谢你们在风雨之中一直紧守岗位,尽心工作,为香港市民提供最新的风暴资讯。这种尽忠职守的专业表现,实在值得尊敬和嘉许。 每次台风过境,不免引来许多评论,对信号生效的时机又往往甚于风暴本身。我们香港人比较幸运,多年来未有经历真正的风灾,才会渐渐淡忘风雨的危险,而著眼于放假与否的问题;或许是因为这种「偷得半日闲」的期待,经常令香港天文台发出、取消信号的决定备受热议,甚至批评。 但是,气象变幻莫测,一个因应风雨形势作出的天气警告,怎可能同时满足几百万人各自的作息计划呢?更何况,信号设立的目的是为保障公众安全,而不是带来额外假期。休息时间可以再安排,经济损失也能够弥补,但人命伤亡一旦发生,恐怕就不能挽回。纳沙影响期间,浮坞搁浅、棚架倒塌,商厦玻璃破裂坠地,假如市面如常运作,有人在事发现场经过,后果真的不堪设想。没有香港天文台适时发出警告,一些可以避免的悲剧真的会随时发生。 事实上,与过往相比,香港天文台一直有进步的表现,例如八十年代前随时悬挂八号波,到现在发生、取消信号前均有预先提示;以前暴雨、寒暑 造成人命损失,及后也陆续增设警告提醒市民小心提防;网页资料愈来愈丰富,除了有雷达、卫星云图等较专业的资料,教育资源也不时更新。这些改善都非常可取,希望你们能够保持下去。 再次感谢你们的努力和付出,一直为香港市民尽心服务。只要香港天文台继续以科学为基础,首要顾及市民的安全,相信香港再遇风雨,亦能够安然度过。 祝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香港市民 峰 01-10-2011 |
2. 主旨:关于对你们处理「纳沙」的赞赏! 天文台各员工: 你们好,今次打电邮的目的是对你们在9月28日及9月29日处理风暴「纳沙」事件作出赞赏。 大家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尤其是预测风暴路径,可能有很大的分别。今次我也不时到天文台网站浏览有关「纳沙」的最新动向。 在9月28日下午5:20发出三号强风讯号后,贵台说过在晚间发出更高的风球机会不大。然而当「纳沙」在晚间的稍向偏北途径移动时,天文台在网站说会密切留意有关风暴的走势。 在9月29日上午3:30左右,我再到天文台网站浏览,知道会在早上5:30或之前改发八号烈风或暴风讯号后,我立刻透过facebook通知我的朋友,令他们有心理准备以及更需要做好一切的防风措施。 最后天文台在9月29日上午4:40发出八号烈风及暴风讯号后,在每一个小时都会发出最新的风暴消息,令市民更可以进一步掌握最新的资讯,令市民在安全的情况下留在家中。 然而,在当天早上七时许,仍有一些市民不知道当天早上已发出八号烈风及暴风讯号,他们仍然外出上班或上学,相信贵台可以再做好教育工作,令市民明白在风暴袭港期间及需要外出前,需要收听收音机的广播或收看电视的风暴消息的重要性,令他们作出适当的安排。 另外,另一个风暴「尼格」有可能影响香港,贵台提早透过电视及电台向市民宣布这个讯息也是值得一赞的。 希望天文台的各员工把守岗位,继续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服务。 陈志强 02-10-2011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