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风与破风

    星期三, 2018年11月7日

    秋天是单车赛事的旺季。在十月举行了一个大型单车比赛,当天早在凌晨三时,于天气预测总部通宵当值的预报员密切监察著赛区、尤其是青衣附近大桥的天气,亦应大会查询提供实况资料及预测。大会很关注大桥上的风力变化,如果风速太高会考虑更改赛道,甚至暂停或取消赛事。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休班同事突然在天气预测总部出现,只见他精神奕奕,举步生风。预报员没有感到惊讶,因为早知这位同事参加50公里组的单车赛事,即将要前往附近的集合地点,临出发前来探班并了解一下天气状况。

    预报员告诉同事气温将介乎23至27度,属于舒适的温度,尖沙咀起步点赛前会有一两阵雨,路面略湿,但预料雨很快会停。至于风方面,则吹和缓至清劲偏东风。预报员预计单车手在昂船洲大桥及青马大桥一段会受风力影响,回程由西向东行时更是逆风前进,风阻较大。

    同事听罢气定神闲,面带微笑,向预报员透露他的「破风心法」:

    八面威风

    赛前要了解赛道的风向及风速分布,查看天文台频密更新的各区风力资料,因应不同赛段的风阻,计划骑车策略,预先安排何时加速、何时留力。

    驭气乘风

    风从车尾吹来,称为顺风。顺风固然省力,最容易达到风驰电掣的境界,但在下坡时须格外小心,避免因车速太快而失控。

    见风转舵

    如风向与骑行不是同一方向,而是从侧面吹来,便要特别小心,尤其在桥上或空旷地方的侧风,有时会伴随更高速的阵风,单车会容易被吹倒。车手须稍为调整身体的倾斜度,才可保持平衡。

    风吹草低

    迎面吹来的逆风会降低车速,消耗车手的体力。遇上逆风的赛段,必须尽量减低身体的迎风面积,因此车手都会伏低身体,而不会以挺直的坐姿骑车。

    捕风捉影

    车手有时会与队友排成一直线,轮流领头,让领前者挡风,让尾随者减少风阻,节省体力,又称为「食风尾」。但尾随车手要有经验和留意带领者的动作,随时作出反应,免生碰撞。

    预报员听罢不禁鼓掌:「不愧是资深预报员兼资深车手,小妹甘拜下风。我虽不能呼风唤雨,但祝你一路顺风,遇上逆风能破风!」

    庄思宁 郝孟骞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