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车神成功的背后

    星期五, 2018年11月23日

    某月某日,天气预报员在走廊遇见「同事D」,并从他手上接过照片一张,当中可见平日恤衫西裤造型的同事D坐上「战车」,戴上头盔,立刻仿如F1赛车手上身。其实,同事D并非专业车手,驾驶小型赛车只是消闲娱乐。他向预报员说,和专业车手一样,每次赛车前须留意各种有机会影响表现的因素,包括天气情况。


    同事D即将超越前车的一刻。(照片提供: Dennis Cheng)

    「我知道…」恃著自己有点经验的预报员听到这里便「懒醒」地回答:「和马路上的情形一样,天雨路湿,车轮容易打滑,煞车也需要更长时间。」同事D对于自己的话被打断,有点不悦地继续说:「假如路面干爽,轮胎抓地力高,赛车更易操控,打转的机会便相对较少。如果想追求速度感,最好是在气压高、天气较凉及干燥的日子赛车。」

    这次预报员未能即时接话,脑内尝试快速思考这几个条件。同事D丝毫不让预报员有回应的机会,以更高的速度接著说:「引擎靠燃烧燃料产生动力推动赛车,若要赛车高速前进,除了需要足够燃料外,空气中的含氧量也很重要。在气压高及天气较凉的日子,被吸进引擎的空气密度较高,氧气较多,在天气干燥的时候,空气中的水汽相对较少,理论上引擎的燃烧效率会较好,因此能以更短时间加速,最高车速也可提升。」

    「理论归理论,赛车的胜负还有很多决定因素,如引擎种类、机油的选择及车手的技术等。另外……」同事D还想接下去说直升机、民用客机、战斗机的引擎表现与天气因素的关系,但预报员感到脑部引擎开始缺氧,于是借故逃离现场……

    庄思宁 杨国仲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