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湿完又干,之后仲有「风」?

    星期一, 2022年4月25日

    • 东北季候风会在下周初抵达广东沿岸。
    • 周末期间南海中至南部有机会有热带气旋生成,其路径及强度存在变数。
    • 下星期日及星期一华南沿岸风势颇大,骤雨增多,气温稍低。

    在刚过去的两个月,冷暖气团互相交替,本港天气变化较大。首先在三月十八日,受潮湿的海洋气流影响,维港两岸出现了壮观的雾景(图一)。但到了四月八日,大陆气流为本港带来非常干燥的天气,天文台录得的相对湿度曾下降至百分之二十二,是天文台总部自1984年设置自动气象站以来四月份的最低纪录。截至四月二十四日,四月份天文台只录得3.0毫米雨量,有机会打破1994年四月创立的最低雨量纪录(6.0毫米)(表一)。变化多端的天气会否在五月持续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图一:过去两个月,本港天气变化较大。三月十八日早上维港雾景。
     
    排行 最低月雨量(毫米) 记录月份
    1 6.0 1994.04
    2 6.9 1968.04
    3 12.4 2002.04
    4 13.6 1963.04
    5 14.7 1970.04
    表一:最低月雨量的排行 (四月,1884年 - 2021年)

    根据最新电脑模式预报,欧、美、日模式一致认爲下周初会有一股东北季候风抵达广东沿岸,似乎可以为近期炎热的天气降一降温。

    另一方面,部分模式预测南海中至南部即将有热带气旋发展(图二)。在四月下旬南海大部分时间云量较少,充足的日照令该区海面温度逐渐上升,有利热带气旋的生成。欧洲模式及美国模式预测热带气旋会在周末期间生成,但其路径及强度仍存在不确定性,而日本模式更完全见不到该热带气旋的踪影。

    但不论热带气旋能否生成,各模式一致预测南海的充足水汽在下周初会移近广东沿岸,该区骤雨增多,气压梯度亦会变得紧密,风势将会颇大。天文台会继续密切监察各天气系统的发展。

    图二:电脑模式预报对下周初会否有热带气旋影响南海仍存在分歧,美国模式预测的热带气旋较欧洲模式的强度为高,而日本模式预料不会有热带气旋生成。

    风迷到了五月天的时候就会有种「突然好想你,你会在哪里」的念头。较早前天文台发布的2022年全年展望指出风季会在六月或之前开始,无论本周末至下周初热带气旋会否在南海生成,或本港今次能否「打得成风」,市民都要为风季及雨季提早做好准备。

    林铭津 岑翊琳 邓伟豪 陈维洵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