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冷空气来袭记住冚被

    星期日, 2025年2月9日

    这两天香港经历了立春后的第一次冷空气过程。一股强烈冬季季候风在上星期五(2月7日)早上抵达华南沿岸,本港气温逐步下降,而天文台亦在当日下午4时20分发出寒冷天气警告。受季候风影响,昨早(2月8日)本港天气寒冷,市区气温普遍下降至11度左右,新界再低两三度,而高地更达严寒水平(图一)。大帽山的最低温度仅1.4度,接近冰点温度。周末期间部分地区风势颇大,风寒效应亦较为明显。

    图一 星期六(2月8日)香港各区的最低气温分布。

    或许是天气实在寒冷,大地为大家拉来了「救兵」,令本港今早(2月9日)的降温幅度没有那么大。根据各电脑模式的预测,广东沿岸高空的大气在星期六晚上维持较为干燥的形势,不利云层的形成(图二)。但从卫星图像可见,一道云带在昨日稍后逐渐复盖沿岸地区,像为大地「冚被」(图三)。昨晚的温熵图亦显示高空约2公里高度上有一层薄薄但水分饱和的空气(图四),而水汽的变化影响了地面温度下降的速度。

    图二 「地球天气」网页的天气预报显示电脑模式大多认为昨日晚上8时的大气较干。橙色代表较空气中的水汽较少,而蓝色则表示较多。

    图三 红外光气象卫星图像显示昨日晚上8时广东沿岸受一道云带复盖。

    图四 昨日晚上8时的温熵图显示大气800百帕斯卡的高度附近的气温与露点温度相同,即大气到达饱和状态。大气低层800百帕斯卡的高度离海平面约2公里。

    这片薄云层就像一张毛毯,阻挡并吸收部份地面向高空传递的热能,然后重新释放回地面,阻碍大地降温,令辐射冷却效果在晚间较弱[1],直至接近日出时分云层开始转薄,降温速度才加快(图五)。虽然今早市区气温仍下降至10至11度左右,受「毛毯」的保暖作用影响,希望亦不会令今早外出参加马拉松比赛的选手们感到很冷。

    截至今日早上8时左右的天文台气温(红线)及相对湿度(蓝线)的过去二十四小时时间序列。
    图五 截至今日早上8时左右的天文台气温(红线)及相对湿度(蓝线)的过去二十四小时时间序列。

    随著季候风在本周初逐渐被一股清劲至强风程度的偏东气流取代,本周中期广东沿岸气温会逐渐回升,云量增多,天气较为潮湿。


    林沁宜 麦佩缇



    注:
    [1] 为何我家特别冷?这连结会以新视窗打开。https://www.hko.gov.hk/tc/blog/00000153.ht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