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蒲福氏风级表?
什么是蒲福氏风级表?
赵孔儒
「蒲福风级」或「蒲福氏风级表」是英国海军上将蒲福氏于1805年建立。当时的船舶包括渔船和军舰,主要是利用风力航行的帆船,风速计仍未出现。风和浪是有因果关系的,有所谓大风大浪,风高浪急。因此,风的强弱对海面状况有直接影响,包括海浪的高低和波涛的汹涌程度。蒲福氏凭军舰﹙舰名叫「战争 44枪手」﹚上的经验,制订「蒲福氏风级表」,风级表是经目视观察海洋状况对帆船航行影响的体验而拟定的,以海面物体被风吹动之情形来估计海上风力强度,把风力分为 0 至 12 级,共 13 个等级。「蒲福氏风级表」初时是用来参考每级风力以便评估帆船航行时需要升起及张开多少片风帆,风越弱小,要升起越多风帆才能航行前进;风越强大,所需要升起的风帆越少。
「蒲福氏风级表」出现后有一些修订。1906年补充了根据风吹动陆地地面上物体的描述。1926年增加了每级风力相对应风速范围的上下界限。在1947年,国际气象组织同意用「海里/时」报告风速。「蒲福氏风级表」对海面状态和地面状态的描述,描述风力的常用术语和每级风力相对应的风速可在这里查阅。 在1946年,「蒲福氏风级表」由 0 至 12 级被扩大到 0 至 17 级。不过,「扩大的蒲福氏风级表」并没有被广泛采用。
蒲福氏风级 | 描述风力术语 | 平均风速(海里/时) | 平均风速(公里/小时) | 图示 |
---|---|---|---|---|
0
|
无 风
|
<1
|
< 2
|
![]() |
1
|
轻 微
|
1-3
|
2 - 6
|
![]() |
2
|
4-6
|
7 - 12
|
![]() |
|
3
|
和 缓
|
7-10
|
13 - 19
|
![]() |
4
|
11-16
|
20 - 30
|
![]() |
|
5
|
清 劲
|
17-21
|
31 - 40
|
![]() |
6
|
强 风
|
22-27
|
41 - 51
|
![]() |
7
|
28-33
|
52 - 62
|
![]() |
|
8
|
烈 风
|
34-40
|
63 - 75
|
![]() |
9
|
41-47
|
76 - 87
|
![]() |
|
10
|
暴 风
|
48-55
|
88 - 103
|
![]() |
11
|
56-63
|
104 - 117
|
![]() |
|
12
|
飓 风
|
>=64
|
>= 118
|
![]() |
表一 蒲福氏风级表
参考资料:
[1] COADS Project Report: Early Data Digitization and United States Code History, by Joe D. Elms, 1995,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NOAA, USA
[2] 风从哪里来?
[3] Wikipedia
[1] COADS Project Report: Early Data Digitization and United States Code History, by Joe D. Elms, 1995,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NOAA, USA
[2] 风从哪里来?
[3]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