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事項 |
|
天文台初期 |
1883 |
香港天文台成立。 |
1884 |
開始定時作氣象觀測,並發出「中國沿海氣象記錄」及「氣象記錄」,在報章刊登。
天文台設立熱帶氣旋警告系統,採用一套以鼓形、球狀和錐體形狀的目視系統(其後稱為非本地風暴信號),用作通知離港船隻熱帶氣旋的位置及移動方向。天文台採用颱風炮向本港居民發出熱帶氣旋帶來烈風的警告。
天文台開始作橫向和縱向力和偏角的地磁觀測。
天文台安裝一台三吋口徑中星儀及兩個子午線標記,為觀象授時作好準備。 |
1885 |
時間球於尖沙咀警署首次降下。天文台早期利用時間球作為報時信號,每天下午十二時五十五分將時間球升至桅杆一半的高度,再於十二時五十七分升至桅杆頂部,然後於下午一時正降下。
尖沙咀警署的時間球(1885-1907)
開始利用一台六吋口徑赤道儀作天文觀測。
|
1887 |
在維多利亞港首次以自錄儀器測量潮汐,至1889年。 |
1890 |
開始使用兩個燈籠作為夜間風暴信號。 |
1892 |
開始提供海港氣象服務。
|
1895 |
開始提供24小時天氣預報。 |
1907 |
以燃放炸藥取代鳴放颱風炮及開始使用三盞垂直排列的信號燈作為夜間風暴信號。當颶風吹襲香港時,會在懸掛中的非本地信號上方加上一個黑色十字形符號,而信號燈的顏色為紅、綠、紅。 |
1908 |
透過無線電報從軍艦接收天氣報告。
位於尖沙咀訊號山(亦稱大包米或黑頭角)的新時間塔取代在尖沙咀水警總部的時間塔。 |
1909 |
開始制作每日天氣圖。 |
1912 |
天文台獲得英皇佐治五世頒賜「皇家天文台」的稱號。
一九一二年七月十二日出版的香港政府憲報有關英皇佐治五世頒賜「皇家天文台」稱號的節錄
天文台台長卡勒士頓獲選國際氣象組織(IMO)海洋氣象及風暴警告委員會會員,香港開始正式參與國際氣象組織的工作。國際氣象組織為世界氣象組織(WMO)的前身。
|
1915 |
開始經鶴咀無線電站接收船舶天氣報告,並每日向船隻發放氣象情況、天氣預測和颱風警告。 |
1916 |
全面開始24小時觀測主要的氣象要素。 |
1917 |
一套表示本港風力的目視熱帶氣旋警告系統在7月開始使用。這系統是首個以數字為基礎的信號系統,並取代自1884年以來使用的本地颱風炮(聲音)風暴訊號。這個目視系統是現時的熱帶氣旋警告系統的起源。 |
1921 |
利用測風氣球作高空探測。
開始地震測量工作。 |
1924 |
首次利用飛機探測高空溫度。 |
1926 |
在天文台建立無線電站以廣播天氣信息。 |
1927 |
開始經天文台無線電站以聲音廣播天氣預測和颱風警告。 |
1928 |
開始在香港電台廣播天氣預測和颱風警告。 |
1929 |
利用皇家空軍飛機作造雨實驗。
天文台台長卡勒士頓首次出席國際氣象組織氣象局長大會。
|
1930 |
天文台首次在香港召開遠東地區氣象局長會議,台長卡勒士頓被選為會議主席。 |
1931 |
自1917年開始使用的本地風暴信號系統增加至十個信號,並首次以十號風球警告颶風的吹襲。 |
1933 |
隨着無線電廣播時間信號被廣泛使用,訊號山的時間球於6月30日被拆除。 |
1937 |
設立航空氣象服務。
香港舉辦國際氣象組織第二區域委員會的首次會議。此乃世界氣象組織第二區域協會的前身。 |
1938 |
遠東飛行訓練學校開始為天文台提供高空溫度及濕度資料。
天文台台長謝非士獲選為國際氣象組織第二區域委員會主席。 |
|
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
1941-1945 |
日本佔領香港期間,天文台的天氣觀測工作被迫暫停。憑著被日軍俘虜的職員的信念,天文台能斷斷續續地維持部份的天氣觀測工作。
記錄在煙包紙背面的一九四三年四月雨量紀錄,隱約可見天文台台長的簽署。
|
|
戰後時期 |
1948 |
香港於12月14日成為世界氣象組織的創會地區會員之一。 |
1949 |
利用無線電探空儀及雷達探空系統測定高空氣象資料。
工作人員於一九五零年在天文台施放測風氣球
在世界氣象組織的志願觀測船舶計劃下,天文台開始建立一隊以本港為基地的志願天氣觀測船隊。
|
1951 |
京士柏高空氣象站啟用,1960年代改稱為京士柏氣象站。 |
1952 |
自動潮汐測量計首次量度到堪察加地震所產生的輕微海嘯。 |
1953 |
香港電台在1953年4月11日開始每小時播出 6 響報時信號 。
首次在南海航行的志願觀測船上利用測風氣球探測高空風向及風力。 |
1954 |
天文台安裝 GL III 測風雷達來探測高空風向風速,另外亦利用測風雷達來探測附近雨區。 |
1955 |
天文台利用一台從警務處借用來的迪卡3厘米航海雷達,成功探測遠處的降雨回波。 |
1956 |
天文台改善本港的熱帶氣旋警告系統,並在一號戒備信號及五號烈風信號之間重新加入三號#強風信號。
#三號風球於1935至1955年間不在香港使用。
|
1959 |
天文台在大老山設置首座風暴探測天氣雷達。
天文台於1959年在大老山上安裝的首部風暴探測天氣雷達,型號是迪卡41型。
|
1961 |
非本地風暴信號系統在1961年6月底被廢除。
開始測量大氣中的放射性。
工作人員正在量度大氣中的放射性
|
1962 |
開始安排電台廣播員每15分鐘在天文台的廣播室直接廣播風暴消息。 |
1963 |
天文台採納世界氣象組織的決議,負起收集區域內海洋氣象資料的責任,及每年出版海洋氣候摘要。 |
1964 |
接收極軌衛星的自動圖像傳送信號。
天文台在一九六零年中期於京士柏氣象站接收人造衛星圖片
|
1966 |
開始以 95 兆赫頻率直接由天文台播出 6 響報時信號,至1989年9月16日為止。天文台的 6 響報時信號仍繼續由香港電台播出,直至現在。 |
1967 |
開始發出有關雷暴及大雨的警告 (1967 - 1983)。 |
1973 |
為了避免引起公眾對風力及風向之混淆,天文台自1973年起以八號西北、八號西南、八號東北及八號東南四個信號分別取代本地熱帶氣旋警告系統的五號至八號烈風信號。
天文台設置首部電腦系統。
天文台於一九七零年代的電腦系統
|
1975 |
中國氣象局與天文台在北京簽署協議,建立一條氣象電報電路連接北京及香港的電腦系統。
天文台透過世界氣象組織全球電信系統﹝GTS﹞交換氣象資料,並全面建立了下列三組地區性專用電路:
香港─東京﹝1969﹞ 香港─曼谷﹝1970﹞ 香港─北京﹝1975﹞
開始發展首個天氣預報數值模式。
|
1977 |
開始發出山泥傾瀉警告。 |
1978 |
接收日本氣象廳的地球同步氣象衛星﹝GMS﹞低分辨率衛星圖像。
天文台於一九七八年七月二十六日所接收的地球同步氣象衛星低分辨率衛星圖像。圖上顯示(自左至右) 強烈熱帶風暴愛娜斯、颱風芸蒂及颱風維珍妮亞。
開始提供兩天熱帶氣旋預報。
|
1979 |
設置了一套由三個站組成的短週期地震儀網絡。
地震資料接收及處理系統
天文台首個天氣預報數值模式﹝平衡正壓模式﹞開始投入業務運作。
接收日本氣象廳的地球同步氣象衛星﹝GMS﹞高分辨率衛星圖像。
天文台在九龍市區和啟德國際機場跑道安裝五個測風站,試驗探測機場的風切變。
天文台在啟德國際機場的試驗機場風切變系統
|
1980 |
設置了首套銫原子鐘報時系統。
天文台首套銫原子鐘報時系統
|
1982 |
實時雨量數據收集系統開始運行。 |
1983 |
提供三天天氣預報服務。 |
1984 |
首兩個用作提供公眾天氣服務的自動氣象站於天文台總部及沙田建立,而另一個用作提供航空氣象服務的自動氣象站亦於赤鱲角投入運作。
沙田自動氣象站
與廣東省氣象局簽署建立自動氣象站的合作協議。
天文台台長(左)與廣東省氣象局局長(右)簽署合作協議
|
1985 |
首個粵港興建的自動氣象站於黃茅洲開始運作。
工作人員正在黃茅洲上安裝儀器
設立「打電話問天氣」服務。
|
1986 |
公眾氣象服務全面採用十進制。 在京士柏設立輻射實驗室進行環境樣本的放射性分析。
圖中背景顯示京士柏輻射實驗室(建築物頂部有欄杆處)
|
1987 |
設立環境輻射監測計劃。
天文台科學主任開始主持電視天氣節目。
專業氣象人員主持電視天氣節目
|
1988 |
一套新的天氣預報數值模式(有限區域數值模式)投入運作,集中處理影響香港及鄰近區域的小尺度天氣系統。
天文台向新聞處及香港電台傳送二十三個世界城市的天氣資料及預報,以便向傳媒及公眾發佈。
天文台首次編寫有關香港氣候變化的刊物。
首部輻射巡測車投入業務運作,車內配備特別設計的儀器,在本港各區進行輻射巡測。 |
1990 |
輻射監測及評價中心成立。 |
1992 |
一套以顏色為標記的「暴雨警告系統」開始使用。 |
1993 |
天文台開始測量高空的臭氧及輻射。
成立香港航空天氣聯絡小組,成為首個天文台與用戶溝通的小組。 |
1994 |
天文台第一台多普勒天氣雷達開始運作。
天文台於大老山安裝的第一台 S波段多普勒天氣雷達
|
|
互聯網時代 |
1996 |
天文台在互聯網設立網頁。
成立「天文台之友」,加強市民和天文台的溝通及提高市民對天氣服務的認識。
「天文台之友」成立典禮
在深水埗安裝首個氣流剖析儀。
|
1997 |
部門復稱香港天文台。
將地震站網擴展至8個台站,並以數字式信號傳送。
安裝空中輻射監測系統,以加強監察環境輻射的能力。
業務運行第一台 C 波段機場多普勒天氣雷達﹝TDWR﹞,監測風切變。
天文台的機場多普勒天氣雷達
|
1998 |
推出四天天氣預報服務。
在1998年7月機場氣象所從舊啟德機場遷移至赤鱲角新的香港國際機場。
赤鱲角機場氣象所於1998年7月6日在新機場開始提供航空氣象服務
暴雨警告信號改為分「黃」、「紅」和「黑」雨三個級別。
開始利用空中輻射監測系統進行香港境內的空中輻射巡測。
|
1999 |
天文台在大帽山,即香港最高的山峰上,裝置第二台 S 波段多普勒天氣雷達系統。
天文台在大帽山裝置的天氣雷達系統
天文台添置一部超級電腦,用作運行一套高分辨率天氣預報數值模式﹝業務區域譜模式﹞,以加強預測暴雨的能力。
天文台開始運行其自行開發的「小渦旋」臨近預報系統。
開始發出寒冷天氣警告。
開始提供紫外線指數。
天文台與中國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簽訂「航空氣象服務長期技術合作備忘錄」。
天文台台長(左)及空管局氣象處處長(右) 簽署「航空氣象服務長期技術合作備忘錄」
|
2000 |
推出五天天氣預報服務。
開始發出酷熱天氣警告。
與中國地震局簽訂「中國地震局和香港天文台地震科技合作安排」。 |
2001 |
推出首個天文台流動網站版本。
香港首個氣象浮標開始運作。
天文台於赤鱲角以西安裝的氣象浮標
向公眾發布每年降雨量和影響香港的熱帶氣旋數目的預測。
天文台推出為世界氣象組織開發及運行的「惡劣天氣信息中心」網站。這是國際上首個提供官方天氣警告的互聯網網站。
天文台與中國氣象局簽訂「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台氣象科技長期合作安排」。
|
2002 |
由世界氣象組織主辦,香港天文台開發和管理的「世界天氣信息服務」網站正式運作。這個是世界上首個涵蓋全球各大城市官方天氣預報的網站。
天文台在赤鱲角裝置了世界上首台用於機場天氣預警的激光雷達。
天文台於空中交通管制大樓的天台上安裝的一套激光雷達
天文台航空氣象服務獲頒授ISO9001:2000認證。
天文台位於長洲的最後一個信號站於1月1日關閉,標誌著利用懸掛風球以目視方式傳遞風暴信息的時代的終結。
天文台台長(左四)主持長洲信號站關閉儀式,按掣將十號風球降下
|
2003 |
首次成功接收到從商業航機上電腦傳送來的自動天氣報告。
推出七天天氣預報服務。
熱帶氣旋預報由兩天延長至三天。 |
2004 |
全東南亞首套自動高空探測系統正式啟用。
天文台採用的自動高空探測系統,以取代人手施放氣球
開始向國際度量衡局提供天文台的原子鐘時數據,參與訂定協調世界時。
成為亞洲第一個氣象部門接收和向全世界發送從商業航機上自動傳來的天氣報告。
安裝香港首個微波輻射計,並作試驗運行。
天文台完成首個未來一個世紀氣候推算的研究。
|
2005 |
天文台與廣東省氣象局和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合作建成閃電定位網絡,並推出閃電位置資訊服務。
粵港澳合建閃電定位網落成誌慶暨新聞發佈會
天文台開發的世界上首個激光風切變預警系統在香港國際機場正式業務運作,為升降的航機提供風切變警報服務。及後該系統更於2009年榮獲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最高獎項 ─ 全年大獎。
天文台開始接收中國的風雲-2號系列與日本的「多功能輸送衛星」發放的地球同步衛星圖像。
|
2006 |
天文台推出紫外線指數預測服務。
天文台就呂宋海峽發生猛烈地震引發的海嘯首次發出了海嘯報告。
天文台運作首個氣候預測模式,以支援季度氣候預報的工作。 |
2007 |
啟動「香港社區天氣資訊網絡」,集合本港學校及團體所收集的的天氣資料,透過互聯網將資料發放給市民。
天文台在中西區的香港公園建立了一個自動氣象站,展開了「一區一站」計劃。
國家海洋局與天文台在香港簽署了「海洋科技合作協議」。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左)與天文台台長(右)簽署「海洋科技合作協議」
|
2008 |
天文台在其網站推出首個香港分區氣溫預報。
天文台推出自動化的機場雷暴和閃電預警服務。
機場雷暴和閃電預警服務的啟用儀式
|
2009 |
天文台自行研發的「暑熱壓力測量系統」成功在香港註冊成為專利 。
天文台自行研發的「暑熱壓力測量系統」
天文台輻射測量室獲得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9001:2008 輻射測量服務的認證 。
每星期在YouTube上發放天文台製作的天氣節目。
天文台開始在京士柏氣象站量度二氧化碳濃度。
|
2010 |
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長岑智明獲選為世界氣象組織航空氣象學委員會主席,是天文台職員在世界氣象組織擔任的最高職位。
新任航空氣象學委員會主席及天文台助理台長(航空氣象服務)岑智明(右二)與委員會兩位前任主席Carr McLeod(2006-2010,左二)和Neil Gordon博士(1999-2006,左一)合照
天文台開始通過Twitter社交網站向公眾提供天氣資訊。
推出「我的天文台」流動軟件,提供天氣資訊給流動用戶。
成立香港天文台船運界聯絡組。
啟用寶珊地震站,以加強對南海地震的監測。該站成為全球地震台網的其中一員,為全球地震監測作出貢獻。
寶珊地震站的寬頻地震儀
|
2011 |
天文台與政府飛行服務隊合作,首次使用定翼機收集南海熱帶氣旋的氣象數據。
安裝在定翼機上的氣象儀器,小圖顯示感應器的外貌
開展地震速報服務,在平均十分鐘的時間內向市民提供地震資訊。
香港天文台聯同廣東省氣象局及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推出「大珠三角天氣網站」。
天文台代表世界氣象組織推出流動電話應用程式「MyWorldWeather」。這是首個提供全球最新的官方天氣資訊的流動程式。
天文台與深圳市氣象局簽署「數值天氣預報技術長期合作協議」。
香港天文台台長 (右)與深圳市氣象局局長(左)簽署《數值天氣預報技術長期合作協議》
推出「數碼天氣預報」,提供一天溫度及風的預測。
|
2012 |
首次網上直播天文台進行的天文觀測。
2012年6月6日金星凌日
首台X波段多普勒天氣雷達啟用。
在大嶼山小濠灣的X波段多普勒天氣雷達
於「我的天文台」流動應用程式上推出個人化未來兩小時降雨預報服務。
天文台與韓國氣象廳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香港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左)與韓國氣象廳廳長趙錫俊(右)在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後合照
天文台與廣東省氣象局簽署「數值天氣預報技術長期合作協議」。
|
2013 |
推出天文台吉祥物「度天隊長」,協助推廣公眾教育活動。
天文台吉祥物「度天隊長」
流動手機應用程式「我的天文台」的使用量(以頁次計)首次超越天文台網站。
首次在香港的「志願觀測船舶」(VOS)上安裝自動氣象站以提供較頻密和及時的海洋氣象觀測,並開始將部分觀測船舶提升至「志願氣候觀測船舶」 (VOSClim)以提供高質量的海洋氣象觀測,支援全球氣候研究。
天文台在香港志願觀測船舶上安裝的自動氣象站
天文台開始接收廣東實時地震數據至香港地震監測網以加強監測本港及鄰近地區地震的能力。
推出免費電視天氣服務,為公眾提供天文台自行製作的天氣節目,包括每星期一集名為「氣象冷知識」的教育環節。新服務也通過YouTube和「我的天文台」應用程式播放。
天文台參加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一工作組第十二次會議,是次會議批准了第五份評估報告的決策者摘要。
推出基於地理資訊系統的七天自動分區天氣預測。
|
2014 |
延長天氣預報的時效至九天。
推出「炎熱天氣特別提示」服務,並在天文台網頁提供香港暑熱指數以反映炎熱天氣情況。
設立「世界天氣信息服務」的「資料收集或製作中心」,提供搜尋及訂閱天氣信息服務,並為「世界天氣信息服務」網站推出全新版本。
天文台天氣資訊服務於微信社交平台推出。
位於大欖角的第二台 C 波段機場多普勒天氣雷達站落成啟用。
大欖角的機場多普勒天氣雷達
天文台與國家環境保護部輻射環境監測技術中心簽署合作協議,是天文台首次與內地環境輻射監測部門簽訂技術合作協議。
天文台與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及上海市輻射環境監督站簽訂合作意向書。
天文台與廣東省氣象局簽署「氣象科技合作協議」。
香港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左前)與署理廣東省氣象局局長鄒建軍(右前)簽署「氣象科技合作協議」
天文台從「社區天氣觀測計劃」Facebook群組的活躍會員、空童軍、航空青年團及天文台之友招募「天氣觀測大使」,以協助推廣天氣和氣候方面的公眾教育。
天文台台長岑智明獲選連任世界氣象組織航空氣象學委員會主席。
|
2015 |
首次在南海上投下一個飄移浮標,量度大氣壓力及海水溫度。
首次在南海上投下一個飄移浮標作海洋及氣象觀測
熱帶氣旋預報由三天延長至五天。
香港首台雙偏振S波段多普勒天氣雷達在大老山正式運作。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左)及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右)主持香港首台雙偏振天氣雷達的啟用儀式
天文台環境伽馬輻射水平測量服務在10月獲得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9001 的認證。
天文台人員慶祝環境伽馬輻射水平測量服務獲ISO 9001認證
|
2016 |
推出「局部地區大雨報告」服務,當雨勢未達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的指標時,提醒市民個別地區的大雨有可能引致嚴重水浸。
在 iOS 平台上推出「我的天文台」的新版本,並首度支援 Apple Watch,提供實況天氣及預報等資料。
與政府飛行服務隊合作,引進下投探空儀系統,以收集熱帶氣旋的氣象數據。
2016年9月27日首次於南海進行下投式探空,於颱風鮎魚附近取得氣象數據的垂直分佈。
與中國民用航空局及中國氣象局簽訂三方協議,聯合建設「亞洲航空氣象中心」,並以香港作為備份中心。
香港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前排左)、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王志清(前排中)和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前排右)簽訂聯合建設「亞洲航空氣象中心」的協議。
|
2017 |
天文台的公眾天氣服務取得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9001:2015認證。
天文台人員慶祝公眾天氣服務取得ISO 9001認證。
香港天文台總部獲世界氣象組織認可為百年觀測站。
世界氣象組織授予香港天文台的長期觀測站認可證書。
推出為世界氣象組織開發的《國際雲圖》網上版。
《國際雲圖》網上版。
推出「我的航班天氣」電子飛行包應用程式。
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右)及國泰航空航務總經理Mark Hoey 機長(左)在模擬駕駛艙內示範使用「我的航班天氣」應用程式。
與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簽署合作意向書。
與泰國氣象局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天文台與泰國氣象局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儀式。
|
2018 |
推出「香港天文台HKO」Facebook專頁及「hk.observatory」Instagram平台。
「香港天文台HKO」Facebook專頁(左)及「hk.observatory」Instagram平台(右)。
由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氣象局及香港天文台合建的亞洲航空氣象中心正式運作。
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右三)與其他嘉賓在北京主持中心的啟用儀式。
天文台與中國氣象局合作,推出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多災種預警系統」亞洲版本。
推出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多災種預警系統」亞洲版本。
推出「惡劣天氣信息中心」SWIC 2.0匯集世界各地官方氣象警告信息。
新版本惡劣天氣信息中心網站(SWIC 2.0)。
天文台獲世界氣象組織指定為亞洲區的臨近預報區域專業氣象中心。
天文台臨近預報區域專業氣象中心。
與世界氣象組織簽署諒解備忘錄加強雙方合作。
天文台台長岑智明與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特里.塔拉斯簽署諒解備忘錄。
|
2019 |
香港天文台台長岑智明獲選為世界氣象組織的「天氣、氣候、水及相關環境服務與應用委員會」的聯合副主席。
天文台台長岑智明與主席Ian Lisk合照。
在香港國際機場北跑道附近設置短程激光雷達。
短程激光雷達。
推出「大灣區天氣網站」,為區內11個城市60多個地區提供天氣實況報告、警告、及七天的天氣預報。
網站提供區內11個城市60多個地區的天氣資訊。
與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合作編製了《地理電子學習教材套:氣候變化》。
《地理電子學習教材套:氣候變化》封面。
與本地歌手一起創作、以氣候變化為主題的歌曲《氣候人生》。
天文台發佈以氣候變化為主題的歌曲《氣候人生》。
「我的航班天氣」電子飛行包應用程式在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的航班上正式投入服務。
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左八)和國泰航空嘉賓主持儀式,慶祝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的航機全面投入「無紙化」運作。
天文台台徽註冊為商標。
天文台台徽。
香港天文台實習生校友網成立。
香港天文台實習生校友網成立典禮。
|
2020 |
首次推出「天氣觀測網上短片課程」,講解基本天氣觀測方法和技巧。
天氣觀測網上短片課程。
經「我的天文台」應用程式、天文台網站及天文台Facebook專頁推出試驗版「度天隊長」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服務。
「度天隊長」聊天機械人。
京士柏高空氣象站參與世界氣象組織的全球氣候觀測系統基準高空網絡(GRUAN),並首次施放氣球以霜點濕度計探測高空水汽含量。
施放氣球以收集水汽含量數據。
首次推出 360度虛擬漫遊,讓市民網上參觀天文台的設施。
360度虛擬導覽香港天文台的氣象觀測坪。
天文台自行研發的路燈型自動氣象站設計成功在香港註冊成為專利。
裝置於香港中文大學的路燈型自動氣象站。
|
2021 |
舉辦「2016-2020十大矚目天氣及氣候事件選舉」公眾網上投票活動,以提升市民對極端天氣及氣候變化的認知和關注。
舉辦「2016-2020十大矚目天氣及氣候事件選舉」公眾網上投票活動
推出九天「顯著降雨概率」預報,向公眾提供每日香港廣泛地區累積雨量達到10毫米或以上的預測概率。
推出九天「顯著降雨概率」預報
2021年天文台開放日首次以網上形式舉行,讓市民以虛擬方式暢遊天文台總部。
「香港天文台開放日2021」網頁
推出「局部地區大雨提示」服務,同時參考實際錄得的雨量和臨近雨量預報,方便市民及早預備。
推出「局部地區大雨提示」服務
推出全新個人版天氣網站,以八種少數族裔語言提供基本天氣資訊。
推出全新個人版天氣網站
推出《熱帶氣旋之旅》的電子書,以提升兒童對熱帶氣旋的認識及防災意識。
推出《熱帶氣旋之旅》的兒童電子書
天文台高空觀測站成為全球首個獲世界氣象組織認證的百年高空觀測站。
世界氣象組織授予天文台高空觀測站的百年觀測站認證證書
於「我的天文台」應用程式推出「我的天氣觀察」試用功能,讓市民報告和分享天氣信息。
我的天氣觀察
天文台第一台相控陣多普勒天氣雷達開始試驗性運行。
天文台於沙螺灣安裝第一台相控陣多普勒天氣雷達
首個區域氣候模式開始業務運行,製作氣候推算。
高溫室氣體濃度情景下世紀末華南沿岸地區年最高氣溫的變化 (°C)
|
2022 |
香港天文台為香港國際機場的第三跑道提供航空氣象服務及設置氣象設施。
天氣觀測員為支援第三跑道運作進行天氣觀測
天文台、機管局及中電合作的節能項目「香港國際機場能源管理大數據分析」獲能源工程師協會頒發「亞太地區能源項目獎」。
天文台、機管局及中電合作的節能項目「香港國際機場能源管理大數據分析」獲能源工程師協會頒發「亞太地區能源項目獎」
天文台用作支援重要基礎設施的資訊科技服務管理系統獲頒發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ISO/IEC 20000-1:2018認證。
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ISO/IEC 20000-1:2018認證
與所羅門群島氣象局簽訂合作諒解備忘錄,為首次與來自太平洋島國的官方氣象機構建立的諒解備忘錄。
加強監察及發放有關強風和長時間暴雨的共同影響的信息。
熱帶氣旋可以帶來強風、大雨、風暴潮、海浪等惡劣天氣並產生顯著共同影響
推出「高溫天氣持續」特別提示。
酷熱天氣警告下的「高溫天氣持續」特別天氣提示
|
2023 |
「我的天文台」應用程式於「定點降雨及閃電預報」頁面加入「交通資訊」圖層,以及支援接收由勞工處發出的「工作暑熱警告」訊息。
「我的天文台」加入「交通資訊」圖層以及支援接收由勞工處發出的「工作暑熱警告」訊息
設於香港天文台天氣預測總部的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備份中心(香港)(香港備份中心)正式投入業務運作。
「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備份中心(香港) 」開幕典禮
地震報告新增震源深度資料。
示意圖顯示地震的震源、震中和震源深度
加強酷熱天氣警告服務,並於「我的天文台」新增「極端酷熱」特別天氣提示。
酷熱天氣警告下的「極端酷熱天氣」特別天氣提示
與巴布亞新幾內亞氣象局簽訂諒解備忘錄加強氣象合作。
香港天文台台長陳栢緯博士(右)透過視像會議形式和巴布亞新幾內亞氣象局局長Jimmy Gomoga先生(左)簽署諒解備忘錄,加強雙方在航空氣象科技方面的合作和交流
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台簽署更新的《氣象科技長期合作安排》。
天文台台長陳栢緯博士(右)及中國氣象局局長陳振林博士(左)簽訂擴大的《氣象科技長期合作安排》
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監測預警預報中心(香港)籌備工作啟動。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右三)、中國氣象局局長陳振林博士(左三)、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右二)、廣東省氣象局局長莊旭東(左二)、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局長梁永權(左一)及香港天文台台長陳栢緯博士(右一)主持啓動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