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監測
天文台自1921年起便開始使用長週期地震儀監測遠震。1979年在本港境內設立了短週期地震站網,開始監測香港及鄰近地區的地震活動。隨著科技的進步,天文台的地震站網不斷發展及優化。現時,天文台在港島半山區寶珊道和尖沙咀天文台總部設有寬頻地震儀,用以監測全球地震,特別是可能在南海引發海嘯的地震。其中寶珊地震站在2010年加入全球地震台網,其記錄到的地震波數據透過位於美國的地震學聯合研究會 (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Seismology,簡稱 IRIS) 實時提供予世界各地的地震海嘯監測中心使用,天文台亦通過IRIS與世界各地數百個地震站實時交換數據。
天文台同時運作七個設有短週期地震儀的地震站,分別位於鶴咀、長洲、羗山、鉛礦凹、鹿頸、尖鼻咀和元五墳,與寶珊地震站和天文台總部地震站共同組成本地地震台網,有效測定震中在香港鄰近地區而引發本地有感地震的參數。部分地震站更設有加速度儀,用於記錄有感地震中的地面峰值加速度,有助判定地震在香港的烈度。
天文台的地震數據處理系統實時收集全球地震台網和香港地震台網記錄到的地震波數據,計算發震時間、震中位置及震級等地震參數。天文台亦接收來自南海海嘯警報中心、中國地震局、廣東省地震局、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西北太平洋海嘯諮詢中心、美國西岸及阿拉斯加海嘯警報中心、以及美國地質調查局所發出的地震和海嘯信息。
對於本地有感地震和震級較大的全球地震,天文台透過社交網絡和簡易資訊聚合向公眾發放地震速報,同時將地震速報透過手機短信和電子郵件提供予通信社、傳媒、有關的政策局和政府部門以及海外地震海嘯監測中心。此外,天文台亦通過政府新聞處向傳媒發出強地震報告和本地有感地震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