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時的基本術語
授時的基本術語
時標
時標意指一種將時間分配到事件的制度。現時有兩類時間標準廣泛被採用。一種是基於天文學,另一種則以原子振動的頻率作為依據。
視太陽時
視太陽時是一種源於太陽所見位置的時間標準。日晷可直接顯示視太陽時。
世界時(UT)及格林尼治平時(GMT)
UT0
由於地球軌道並非圓形,其運行速度又隨著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改變而出現變化,因此視太陽時欠缺均勻性。視太陽日的長度同時亦受到地球 自轉軸相對軌道面的傾斜度所影響。為著要糾正上述的不均勻性,天文學家計算地球非圓形軌跡與極軸傾斜對視太陽時的效應。平太陽時就是 指經修訂後的視太陽時。在格林尼治子午線上的平太陽時稱為世界時(UT0),又叫格林尼治平時(GMT)。
UT1
UT1 與 UT2 是兩種較 UT0 均勻的時標。隨著較為精確的時鐘面世,天文學家發現在不同地點量度的世界時出現差別。 這種差別是由於地軸擺動而引起的。各地天文台詳細測量了地軸擺動的影響後,制定了一種稱為 UT1 的新時標將這種影響刪除。
UT2
在時鐘的精確度進一步改進後,又發現 UT1 具有週期性變化。這種變化是由地球自轉率的季節性變動引起的。上述影響經修正後, 得到一種更加均勻的時標稱為 UT2。
國際原子時(TAI)
1967年的第13屆國際度量衡會議上通過了一項決議,採納以下定義代替秒的天文定義: 一秒為銫-133原子基態兩個超精細能級間躍遷輻射9,192,631,770週所持續的時間。國際原子時是根據以上秒的定義的一種國際參照時標, 屬國際單位制(SI)。
國際原子時標是一種連續性時標, 由1958年1月1日0時0分0秒起,以日、時、分、秒計算。原子時標的準確度為每日數納秒,而世界時的準確度則只為數毫秒。
協調世界時(UTC)
一種稱為協調世界時的折衷時標於1972年面世。為了確保協調世界時與世界時(UT1) 相差不會超過0.9秒,有需要時便會在協調世界時內加上正或負閏秒。因此協調世界時與國際原子時(TAI)之間會出現若干整數秒的差別。位於巴黎的國際地球自轉事務中央局(IERS)負責決定何時加入閏秒。
閏年
公曆
現時世界普遍採用的公曆是格列高里曆,它的前身是儒略曆。 根據儒略曆的規定,每4年有1個閏年,閏年為366日,其餘3年(稱為平年)各有365日。公元年數能被4除得盡的是閏年。 儒略曆1年平均長365.25日,比實際回歸年的365.2422日長11分14秒,即每400年約長3日。
教宗格列高里十三世於1582年宣佈改曆,改變置閏規則。公元年數被4除盡的是閏年, 但如被100除得盡而被400除不盡的則不是閏年。這樣的做法可在400年中減少3個閏年。在格列高里曆下,400年中有97個閏年(每年366日) 及303個平年(每年365日),所以每年平均長365.2425日,與回歸年的365.2422日十分接近。
公元2000年是閏年嗎?
根據公曆的置閏規則,2000被4及400整除,所以公元2000年是閏年。但1700,1800及1900因不 被400整除,所以不是閏年。
閏秒
協調世界時是現時民間普遍採用的時標。為了確保原子鐘與地球自轉的時間相差不會超過0.9秒, 有需要時會在協調世界時內加上或減去一秒稱為閏秒。
自1972年首次引進閏秒的概念至今,所加入的全部都屬正閏秒。
儒略日(JD)及約化儒略日(MJD)
儒略日(JD)及約化儒略日(MJD)
儒略日(JD)是一種不用年、 月的長期紀日法。它以倒 推到公元前4713年1月1日 格林尼治平時正午為起算 日期,每天順數而下。在 天文計算中還常採用約化 儒略日(MJD),其定義為 MJD = JD - 2400000.5
請按以下按鈕便 可知道今天的 約化儒略日(MJD)
MJD
本地時間
全球可分為24個時區,每一時區之中心為相隔 15度經線。每一國家都處於一個或以上的時區內。 第一時區的中心位於格林尼治子午線(或簡稱子 午線)。這時區以西的地方慢一個小時或以上,而東面則較其快。視乎個別地區, 大多數地方的本地時間與協調世界時(UTC)的時差為一整數。
香港標準時間(HKT) = 協調世界時(UTC)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