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於報章刊登的文章 Newspaper Articles by Hong Kong Observatory
怎樣與輻射共存? 千禧年已然來臨。晚上最美麗的星空亦在這時出現。它仿彿要為我們增添熱鬧,驅走一些寒氣。放眼極目北面天鵝座的α星 - 織女星,心中不其然泛起思古之情。一時間被牛郎織女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却人間無數" 那蕩氣迴腸的堅貞愛情與豁達的胸襟所感染。再望向天頂的金牛座,巨人阿特拉斯的七名女兒不正是在七姊妹星團中爭妍鬥麗嗎!一陣寒風吹彿過臉上,驀地從暇想中回到現實世界。望遠鏡捕捉了金牛座另一邊的蟹狀星雲,它的形態似乎要顯示數千年前的一次驚心動魄的大爆炸的餘威。 蟹狀星雲是一顆恆星生命終結時的一次大爆炸 - 超新星爆炸 - 所射出的物質。這些物質連同大量的輻射不斷向太空四周擴散。這些輻射包括無線電波、X射線、γ射線和高速帶電粒子。幸好該爆炸發生距離地球遠達6300光年之遙,否則我們的祖先可能已在這次超新星爆炸中的強烈輻射中全部死亡。近年一些科學家更提出恐龍之死的新理論觀点,把鄰近太陽系的一顆恆星的爆炸列為殺龍疑兇。 雖然恐龍的死因可能只能永遠停留在揣測的階段,但是我們生活的空間已然充塞了輻射卻是不爭的事實。超新星爆炸和宇宙中其它爆炸過程當然是輻射的一個源頭,主宰萬物生靈的太陽何嘗不是產生輻射的一個高手。太陽色球層的「耀斑」所發出的X射線、γ射線和其他輻射的強度,足以令任何生物死於瞬間。幸好「母親大地」被大氣層所庇護,這些宇宙射線的威力已大大降低。除非我們長時間從事宇航工作,否則這些輻射應不會對我們的健康構成威攝。 我們對「母親大地」當然存有深厚的感情。她孕育了我們的祖先,亦保障了我們下一代的生存條伴。她賜給我們的湖光山色、青草原和遼闊木林,既為詩人墨客提供豐富的創作題材,更是我們休養生息的度假好去處。可是,「母親大地」的幽雅慈愛後面亦有其不願人知的一面。她除了蘊含了一切動植物所需的養料之外,更包藏了大量發出強弱不一的輻射的放射性核素。其中最為人熟悉的便是在家居中較多人關注的氡氣。由於我們和大地的連系如此密切,我們的身體亦吸收了不少這些核素。它們放出的輻射日以繼夜地炮轟我們的細胞,令我們的細胞忙於修補工作。 可是,我們不應對大地有所抱怨,而要體量她那身不由己的處境。45億年前,宇宙中一些「太空塵埃」慢慢凝聚成我們的地球。而這些「太空塵埃」正是恆星爆炸後的殘骸。它們在恆星高溫的煉獄中不少已演化成具有放射性的特質,而且還煉出金剛不壞之身,數十億年後仍活躍於我們生活的環境,遺禍人間。 不少人對輻射這一自然現象懷着莫名的恐懼。其實,了解到輻射既然是揮之不去、與我們共存的事實之後,我們是否應該抱着一個較為開放的態度對待它呢?輻射一方面令人談虎色變,另一方面卻實有不少實用價值。在醫療和工業用途上多不勝數。情况便有如細菌一樣,一方面我們害怕細菌所帶來的疾病,另方面卻要借助它們將有機物分解,將有用的資源回饋大自然。故此,較為積極的做法是充份去理解輻射的特性和它的源頭,從而作出適當的防護。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做到的一件事便是常開窗戶,保持空氣流通,減少有輻射的疼氣的積聚。 持之有恒,則可收趨吉避凶之效。 請大家坐言起行吧! ﹝文匯報 2000年2月4日﹞ |
※ 多謝文匯報之允許,轉載以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