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1933:赤道儀及中星儀
(來源: 岑智明先生提供) |
一八八六年至一八八七年間繪製的香港維多利亞港航海圖,清楚顯示天文台的位置,更分別以「magnetic」、「equatorial」和「transit instrument」標示當時天文台測量磁場的變化、利用赤道儀觀測天象和利用中星儀測定時間的地點。 |
(來源: CalaisAlumni.org) |
天文台於十九世紀用作天文觀測以測定時間的同類型「中星儀」。天文台曾經使用的「中星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日本人移走。 |
(來源: 英國科學館) |
由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購置,於1885年移送香港天文台用作天文觀測的六吋赤道儀。香港天文台曾使用該赤道儀觀測木星及其衛星、土星及其光環,以及1910年的哈雷彗星路徑。赤道儀於1914年歸還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現由英國科學館保存。 |
(來源: 英國國家檔案館) |
由天文台1883大樓望向西南面的早期照片。照片中的圓形結構物體相信是用作放置赤道儀的望遠鏡台的一部份。照片的左方顯示當時諾士佛臺的建築物。小圖(Gwulo: 老香港 提供)為圓形結構物體的近鏡,物體內的白色金屬支架相信是用作支撐赤道儀。 |
該圓形結構物體曾於1920年代至1930年代初用作放置實物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於1933年7月被拆除。原址隨後用來興建台長宿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