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潮記錄
在熱帶氣旋影響香港期間,
香港各潮汐測量站所錄得的最高潮位及最大風暴潮
資料庫記錄由一九五四年開始
以下所列時間為香港標準時間
| 搜尋熱帶氣旋 | |||
|---|---|---|---|
| 年份 | 或 | 名稱 | |
|
至 |
|||
| 熱帶氣旋排行榜 | |||
|
最高潮位
最大風暴潮 |
|||
香港的風暴潮記錄
早期的潮汐測量是根據人手觀測所得。一九五零年代早期,首個自動潮汐測量計在軍器廠基地安裝。該自動潮汐測量計於一九五二年十月被遷移到北角,其後於一九八五年再遷移至鰂魚涌。比較在北角和鰂魚涌同時測量的潮汐記錄顯示分別不大。因此,該兩潮汐站的潮汐記錄可視為來自同一個潮汐站,而北角加上鰂魚涌的潮汐記錄是香港最長期的潮汐記錄。其它的自動潮汐站於一九六零年代開始在各地點安裝。
本網頁的記錄自一九五四年開始。一九五四年前的記錄並不完整,一九五四年前的重大風暴潮記錄請參閱 https://www.hko.gov.hk/wservice/tsheet/pms/stormsurgedb_notes_uc.htm 。
定義:
風暴潮是由於熱帶氣旋中心氣壓較低及其強風的共同影響,導致海平面上升的現象。風暴潮是指在天文潮位以上的水位升幅,故此沒有一個特定的參考水平。
最高潮位是指在熱帶氣旋的影響下,風暴潮加上天文潮的最高高度,所用的參考水平為「海圖基準面」。
早期的潮汐測量是根據人手觀測所得。一九五零年代早期,首個自動潮汐測量計在軍器廠基地安裝。該自動潮汐測量計於一九五二年十月被遷移到北角,其後於一九八五年再遷移至鰂魚涌。比較在北角和鰂魚涌同時測量的潮汐記錄顯示分別不大。因此,該兩潮汐站的潮汐記錄可視為來自同一個潮汐站,而北角加上鰂魚涌的潮汐記錄是香港最長期的潮汐記錄。其它的自動潮汐站於一九六零年代開始在各地點安裝。
本網頁的記錄自一九五四年開始。一九五四年前的記錄並不完整,一九五四年前的重大風暴潮記錄請參閱 https://www.hko.gov.hk/wservice/tsheet/pms/stormsurgedb_notes_uc.htm 。
定義:
風暴潮是由於熱帶氣旋中心氣壓較低及其強風的共同影響,導致海平面上升的現象。風暴潮是指在天文潮位以上的水位升幅,故此沒有一個特定的參考水平。
最高潮位是指在熱帶氣旋的影響下,風暴潮加上天文潮的最高高度,所用的參考水平為「海圖基準面」。





本港天氣
天氣預測
天氣警告
漁民天氣
航運天氣
航空天氣
天氣監測圖像
地理信息系統天氣服務
熱帶氣旋
中國天氣
世界天氣
氣候資料服務
警告及信號資料庫
特殊天氣現象統計資料
每月天氣摘要
氣候變化
厄爾尼諾與拉尼娜
地震
海嘯
潮汐
地磁
太空天氣
天文觀測天氣資訊
互動版太陽路徑圖
天文資料
有趣天文現象
授時服務
曆法
年曆
實時香港輻射水平
認識輻射
輻射監測、評價及防護
環境輻射監測計劃
大亞灣應變計劃
相關網站
學校
旅遊
運動
戶外攝影
社區天氣觀測計劃
長者
觀星
天文台之友
小小天文台
教育資源
360 漫遊天文台
「度天」賞雲
國際雲圖(簡體中文)
天文台全方位遊
公眾課程及活動
訂閱電子通訊
研究論壇
刊物
國際原子能機構
臨近預報區域專業氣象中心(英文)
亞洲航空氣象中心
社交媒體
新聞公報
最新消息
天文台最新動態
立法會答問
天文台網誌
天氣隨筆
天氣廣播站
氣象冷知識
新聞發佈會
有關熱帶氣旋的廣播
天文台消息
職位空缺
招標公布
應用程式
個人版網站
天氣精靈
文字版本
RSS天氣資訊頻道
有聲網頁
表格
開放數據集
天文台部門短片
抱負和使命
組織結構
品質管理
香港天文台 - 香港便覽
香港天文台2024
服務概覽
天文台綱領範圍
香港天文台的歷史
事業@香港天文台
瀏覽數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