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大澳水鄉
星期五, 2017年3月10日
爲了提供天氣預報及警告服務,天文台同事的工作地方並不限於預測總部,而會不時走入社區與市民接觸,直接了解他們的需要、解釋預報工作和分享經驗。筆者昨日(2017年3月9日)到了大澳水鄉,與當地居民面對面溝通了一個下午。

筆者向大澳居民代表講解風暴潮預警服務
颱風襲港引起的風暴潮往往對低窪地區的居民構成威脅,2008年颱風黑格比令大澳發生嚴重水浸,政府在翌年設立了「大澳嚴重水浸預警系統及緊急應變計劃」,減低當地居民受水浸影響的風險。天文台在應變計劃中肩負監察及預測風暴潮水位高度的角色,並發放信息以啟動預警機制,讓不同政府部門及相關機構調動資源,按情況進行疏散、救援及緊急支援工作。
一個應變計劃能夠成功運作,需要執行單位人員謹守崗位,亦有賴受影響民眾清楚如何配合行動,才能發揮計劃的最大作用。應變計劃的相關部門昨日舉行簡報會,向大澳鄉事委員會執委、村民代表及漁民代表等詳細講解計劃的運作,務求各方在計劃啓動時能互相配合。天文台亦趁此機會講解風暴潮的成因、不同颱風路徑對風暴潮高度及時間的影響、以及風暴潮預報原理等知識。與會的大澳居民代表亦分享了他們在以往水浸時的經驗,加強彼此的了解。
筆者在這次與大澳居民的接觸中,發現他們的鄰里關係非常密切,面對惡劣天氣情況時守望相助,這種社區力量在應急時能夠發揮極大作用。
李國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