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沙塵天氣資訊 - 沙塵天氣的問與答

什麼是沙塵暴?

沙塵暴是一種天氣現象,通常是指強風或湍流吹過鬆散的沙土,捲起大量的沙粒或塵粒,使空氣變得混濁,令能見度大大降低。在沙漠地區,由於有大量鬆散的沙粒,加上強烈的日照令大氣不穩定,有利形成沙塵暴。

一般來說,當沙和塵被強風或湍流揚起,使能見度下降至1000米以下,可定義為沙塵暴。如能見度在1000米或以上,則定義為沙或塵。 在東亞地區,大部分沙塵天氣源於中國西部、中國北部和蒙古,並主要發生在春季,一般於三月至五月之間。

東亞地區沙塵暴的來源

東亞地區沙塵暴的來源。

沙塵暴會否在香港發生?

中國北方的沙塵可受氣流帶動向東移至日本、韓國和北太平洋等地區。當沙塵暴移動時,當中的沙粒會逐漸沉降,其微粒濃度亦隨之下降。由於香港距離北方的沙漠有數千公里,沙與塵抵達香港時已失去了沙塵暴大部分或全部的特徵。因此,北方地區發生的沙塵暴所引致的惡劣情況在香港出現的機會甚微。

在2010年3月,中國出現了近年其中一次最嚴重的沙塵暴。在3月18日,受到強風影響,沙塵暴在蒙古形成。在隨後數天,沙塵暴擴展至中國北部、中部及東部地區,甚至韓國和日本亦受影響。3月21日當沙塵經台灣海峽抵達廣東沿岸地區時已失去了沙塵暴大部分的特徵。沙和塵使本港大部分地區的能見度下降至 2000 至 4000 米之間,廣東沿岸地區普遍有煙霞報告。

天文台如何監測沙塵天氣 ?

天文台有以下數個工具監測沙塵天氣:-

  • 天氣觀測
    天文台不斷監察鄰近地區氣象中心,包括中國內地、韓國、日本和中國台灣的天氣報告。請瀏覽此網頁以觀看最新與沙塵有關的天氣報告。

    天氣觀測圖

    從2010年11月10日20時的地面天氣報告可以看到在中國北部有沙塵暴 () 和沙塵 () 的報告。

  • 衛星圖像
    氣象衛星收集到的數據經處理後可用來識別大氣中的沙或塵。在下圖的例子中,以黃色至紅色表示被識別為有可能出現沙或塵的範圍。請按這裡觀看最新的衛星圖像以監測沙和塵。

    衛星圖像

    從2010年11月10日20時的衛星圖像可以看到在中國北部地區(以黃色至紅色表示)可能受沙塵天氣影響。

    由於雲層可能掩蓋位於雲下的沙或塵,因此該數據處理方法在雲量較少的情況下方為有效。此外,大氣中高濃度的水汽會影響識別沙或塵的出現,而雷暴在此衛星產品中亦有時會顯示為黃色。

  • 氣團軌跡路線
    軌跡路線有助理解氣團到達香港72小時前的可能源頭。我們可利用這些軌跡圖以理解氣團源頭與能見度的關係。然而,這工具在監測沙塵天氣方面亦有所限制。這是由於沙和塵在物理特性上與空氣不同,其移動軌跡亦可能與空氣有所分別,因此軌跡路線最多只能提供一個定性(而非定量)的評估。有關已經到達香港氣團的軌跡路線,可瀏覽此反軌跡路線圖網頁 ,而有關預測將會到達香港氣團的軌跡路線,則可瀏覽此氣團軌跡路線網頁

返回主頁